新華社經濟隨筆|透過“人氣”看旅遊
新華社北京2月22日電 題:新華社經濟隨筆:透過“人氣”看旅遊
新華社記者徐壯
既欣賞“行到水窮處”的無限風光,又享受“坐看雲(yun) 起時”的精神休閑。旅遊,因人而生,集聚“人氣”。
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創曆史新高的4.74億(yi) 出遊人次讓大好河山盡顯動感。回顧過去一年,“人氣”不僅(jin) 將淄博、哈爾濱等城市送上熱搜,也將旅遊市場推上恢複發展的快車道,成為(wei) 我國經濟回升向好的重要體(ti) 現。
文化和旅遊部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nei) 出遊人次48.91億(yi) ,比上年增加23.61億(yi) ,同比增長93.3%。國內(nei) 遊客出遊總花費4.91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增加2.87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40.3%。
“人氣”中有無限機遇。新年伊始,各地的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紛紛對文旅產(chan) 業(ye) 寄予厚望:廣西提出加快恢複發展入境旅遊,吉林規劃實施旅遊萬(wan) 億(yi) 級產(chan) 業(ye) 攻堅行動,浙江力爭(zheng) 打造千萬(wan) 級核心大景區30個(ge) ,雲(yun) 南要推出200個(ge) 以上高水平文化旅遊體(ti) 育招商項目……
產(chan) 業(ye) 已布局,“人氣”從(cong) 何來?
古都西安,大唐不夜城人流不息——這個(ge) 2005年啟動的項目,在近年來的國潮熱中脫穎而出,遊客紛紛到這個(ge) 現代商業(ye) 街區追尋國風古韻;
湖南長沙,陰雨天氣擋不住人們(men) City Walk——百年老街潮宗街新近被評為(wei) 國家級旅遊休閑街區,麻石路上“網紅”店林立,過去與(yu) 未來在此交匯;
羊城廣州,購物中心正佳廣場辦起新春“大唐千燈會(hui) ”——這個(ge) 擁有極地海洋世界、博物館等項目的文商旅綜合體(ti) ,已經成為(wei) 市民和遊客共享的打卡點……
調研中,記者深刻感受到,“人氣”是旅遊業(ye) 興(xing) 旺的外在表現,而旅遊業(ye) 涉及麵廣、帶動力強、開放度高的內(nei) 核才是其發展壯大的基石。
從(cong) 涉及麵上看,旅遊包羅萬(wan) 象。時下熱門的“跟著演唱會(hui) 去旅行”“循著博物館去打卡”等產(chan) 品,便是“旅遊+演藝”“旅遊+研學”的產(chan) 物。隨著人民群眾(zhong) 旅遊消費需求從(cong) 低層次向高品質和多樣化轉變,不斷創新“玩法”已是行業(ye) 共識。
從(cong) 帶動力上看,“一業(ye) 興(xing) 、百業(ye) 旺”可謂旅遊業(ye) 的真實寫(xie) 照。遊客一聲“來都來了”,發出的是培育新消費增長點的先聲。以目的地為(wei) 龍頭,一路上交通、餐飲、住宿、購物等順勢拉出一條產(chan) 業(ye) 鏈,生動詮釋了經濟學中的“乘數效應”。
從(cong) 開放度上看,我國旅遊業(ye) 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新冠疫情而受影響的人才鏈、供應鏈尚未得到完全修複,旅遊業(ye) 與(yu) 其他產(chan) 業(ye) 跨界融合、協同發展的成果還沒有完全顯現,遊客的需求也沒有得到充分了解和釋放。解決(jue) 這些問題,不僅(jin) 是旅遊業(ye) 的任務,也是增強市場信心的重點。
一些例子正在不斷給出回答:憑借“村超”“村BA”,貴州與(yu) 遊客“雙向奔赴”,2023年接待旅遊人次、旅遊總收入均居各省份第一;蘇州平江曆史文化街區,產(chan) 業(ye) 業(ye) 態創新賦能曆史文化保護傳(chuan) 承,2021年至今街區新增企業(ye) 經濟貢獻超1.3億(yi) 元;國家圖書(shu) 館內(nei) ,國風科幻沉浸式戲劇《永樂(le) 長思》搭建文旅新場景,《永樂(le) 大典》在光影中“活”起來……
一位受訪專(zhuan) 家認為(wei) ,旅遊業(ye) 的舊格局正在消解,新秩序開始構建。
在記者看來,進入大眾(zhong) 旅遊新階段,新舊轉換的戰略機遇稍縱即逝。造概念、“抄作業(ye) ”隻能滿足短期市場需求,旅遊業(ye) 的長期高質量發展,需要靠調研遊客真正需求的專(zhuan) 心、靜待市場培育壯大的耐心和懂得旅遊熱愛旅遊的真心。用心了,人就懂了,“人氣”就來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