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加強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
光明日報記者 金振婭
在國家衛生健康委2月28日就衛生健康進展成效有關(guan) 情況召開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該委新聞發言人、宣傳(chuan) 司副司長米鋒介紹,目前我國居民主要健康指標居於(yu) 中高收入國家前列。
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健康服務需求
國家衛生健康委體(ti) 改司副司長莊寧表示,國家衛生健康委近年來積極發揮醫改的牽頭統籌協調作用,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加強醫療、醫保、醫藥的協同發展。
莊寧介紹,在醫療方麵,通過布局建設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強有關(guan) 臨(lin) 床重點專(zhuan) 科,破解群眾(zhong) 跨區域就醫難題。據統計,前四批76個(ge)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了460多個(ge) 專(zhuan) 科、開展醫療新技術6200餘(yu) 項,患者外轉就醫較建設前平均下降了約三成。縣域內(nei) 常見病、多發病就診率達到90%以上。
公立醫院是我國醫療服務體(ti) 係的主體(ti)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介紹,全國共有2817家三級公立醫院、5384家二級公立醫院參加全國公立醫院的績效考核。從(cong) 近5年數據來看,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發展方式、運行模式、資源配置更趨合理,病例組合指數和出院患者四級手術占比這兩(liang) 個(ge) 反映醫療服務技術難度的指標,分別增長了10%和23.5%,83%的三級公立醫院電子病曆應用水平達到四級及以上水平。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的麻醉、兒(er) 科、重症等緊缺醫師數量和占比均有所增長,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健康服務的需求。
莊寧表示,在醫保方麵,我國進一步健全全民醫保製度,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640元,職工醫保普通門診保障水平不斷提升。在醫藥方麵,深入拓展藥品耗材集中采購的廣度和深度,進一步降低虛高價(jia) 格。修訂完善醫保藥品目錄,完善基本藥物製度,加快臨(lin) 床急需短缺藥、兒(er) 童用藥、創新醫療器械注冊(ce) 上市,努力滿足群眾(zhong) 的用藥需求。
不斷提升疾病預防控製能力
近年來,我國不斷完善多部門協作機製,提升疾病預防控製能力。國家疾控局綜合司副司長秦興(xing) 強介紹,我國傳(chuan) 染病疫情應急處置相關(guan) 法律法規和政策體(ti) 係不斷完善,應急管理體(ti) 製機製不斷優(you) 化,基本形成了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為(wei) 龍頭,涵蓋多個(ge) 病種,覆蓋國家、省、市、縣四級傳(chuan) 染病應急預案體(ti) 係。依托國家和省級疾控中心,組建了20支國家突發急性傳(chuan) 染病防控隊,覆蓋了17個(ge) 省份。
據介紹,“十四五”以來,中央預算累計安排131億(yi) 元,用於(yu) 支持國家、省、市、縣四級疾控體(ti) 係建設。2023年,中央財政通過轉移支付方式,下撥疾控項目經費176.87億(yi) 元,用於(yu) 重大傳(chuan) 染病、地方病等防控工作。
秦興(xing) 強表示,當前,我國傳(chuan) 染病網絡直報係統,平均報告時間從(cong) 原來的5天縮短到現在的4小時,國家層麵建立了72小時內(nei) 快速鑒定300種病原體(ti) 的技術體(ti) 係,100%的省級和90%的市級疾控中心具備核酸檢測和病毒分離能力。在重大傳(chuan) 染病防控方麵,重點地區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勢頭得到有效遏製;結核病死亡率維持在較低水平;血吸蟲病流行縣全部達到傳(chuan) 播阻斷狀態;麻疹、乙腦等多種疫苗可預防傳(chuan) 染病的發病率降至曆史最低水平。
建設321個(ge) 高水平中醫重點學科
為(wei) 推動我國中醫藥服務體(ti) 係的發展,國家中醫藥局綜合司副司長歐陽波介紹,國家中醫藥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改委牽頭會(hui) 同各相關(guan) 部門建立了跨部門工作機製,中央資金投入近130億(yi) 元,推動重點任務和重大工程項目基本實現“雙過半”。
歐陽波表示,我國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穩步推進——建設46個(ge) 國家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中心,遴選發布50個(ge) 中醫治療優(you) 勢病種、52個(ge) 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100項適宜技術和100個(ge) 療效獨特的中藥品種。《中華醫藏》首批“養(yang) 生卷”74種圖書(shu) 正式出版,標誌著中醫古籍編撰工作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
同時,中醫藥特色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培養(yang) 50名岐黃學者、500名全國中醫臨(lin) 床優(you) 秀人才、100名青年岐黃學者、35個(ge) 中醫藥創新團隊,建設321個(ge) 高水平中醫重點學科。
據初步測算,2023年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量12.8億(yi) 人次,出院人數為(wei) 4148.6萬(wan) ,中醫藥在服務百姓健康方麵發揮了積極作用。
建設優(you) 質高效的中醫藥服務體(ti) 係是“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主要任務之一。對此,歐陽波表示,國家中醫藥局以實現人人就近享受高質量中醫藥服務為(wei) 目標,推動14個(ge) 中醫醫院納入國家醫學中心創建單位,布局建設27個(ge) 中醫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持續推進62個(ge) 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和138個(ge) 中醫特色重點醫院建設。同時,優(you) 化中醫藥服務供給,遴選約1000個(ge) 國家中醫優(you) 勢專(zhuan) 科、500個(ge) 中西醫協同“旗艦”科室,確定31個(ge) 中醫康複中心建設單位,加強中醫醫院兒(er) 科和老年病科建設,推進中醫專(zhuan) 病門診建設;以縣級中醫醫院建設為(wei) 龍頭鑄牢基層網底,推進三級醫院對口幫扶699個(ge) 縣級中醫醫院,23個(ge) 省份實現基層中醫館全覆蓋,方便群眾(zhong) 在家門口看上好中醫。
(光明日報北京2月28日電)
《光明日報》(2024年02月29日 08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