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堅克難回升向好 夯基蓄能向新而行——解讀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新華社北京2月29日電題:攻堅克難回升向好 夯基蓄能向新而行——解讀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統計公報
新華社記者魏玉坤、韓佳諾
全年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超過126萬(wan) 億(yi) 元,城鎮新增就業(ye) 1244萬(wan) 人,貨物進出口總額41.8萬(wan) 億(yi) 元,新設經營主體(ti) 3273萬(wan) 戶……
國家統計局29日發布的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3年,我國經濟頂住壓力砥礪前行,總體(ti) 恢複向好,主要預期目標圓滿完成,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邁出堅實步伐。
中國經濟頂住多重壓力實現量的合理增長
2023年是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後經濟恢複發展的一年。公報顯示,2023年,我國經濟增長企穩回升,GDP超過126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增長5.2%,實現了5%左右的預期目標。從(cong) 相關(guan) 實物量指標看,我國發電量比上年增長6.9%,能源消費總量增長5.7%,貨物運輸總量增長8.1%,5.2%的經濟增長具有堅實支撐。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表示,縱向比較,5.2%的經濟增速比上年加快2.2個(ge) 百分點,也快於(yu) 疫情三年4.5%的平均增速。橫向比較,我國經濟增速明顯快於(yu) 美國2.5%、歐元區0.5%、日本1.9%的經濟增速,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有望超過30%,仍是全球經濟增長重要引擎。
公報顯示,我國就業(ye) 基本盤總體(ti) 穩定,居民消費價(jia) 格保持溫和上漲。2023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ye) 率均值為(wei) 5.2%,比上年下降0.4個(ge) 百分點,低於(yu) 5.5%左右的預期目標;城鎮新增就業(ye) 1244萬(wan) 人,比上年多增38萬(wan) 人。我國居民消費價(jia) 格(CPI)比上年上漲0.2%,低於(yu) 美國4.1%、歐元區5.4%的漲幅;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比上年上漲0.7%。
國際收支保持平衡。2023年全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41.8萬(wan) 億(yi) 元,在高基數基礎上實現了正增長,其中出口增長0.6%,橫向比較好於(yu) 主要外向型經濟體(ti) ,國際市場份額保持穩定。
中國經濟在爬坡過坎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
觀察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中國經濟,既要看“體(ti) 量”,更要看“體(ti) 質”。
根據公報,我國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取得新進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加快培育,2023年製造業(ye) 技術改造投資比上年增長3.8%,高技術製造業(ye) 、裝備製造業(ye) 占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比重分別升至15.7%、33.6%。數字技術和實體(ti) 經濟融合發展紮實推進,電子商務交易額比上年增長9.4%,信息傳(chuan) 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增加值增長11.9%。現代化基礎設施更加完善,新建高速鐵路2776公裏,年末5G基站數達338萬(wan) 個(ge) 。
科技創新實現新突破,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深入。2023年,全社會(hui) 研究與(yu) 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3.3萬(wan) 億(yi) 元,與(yu) GDP之比達2.64%;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26.4%,比上年上升0.4個(ge) 百分點。
2023年,新設經營主體(ti) 3273萬(wan) 戶,日均新設企業(ye) 2.7萬(wan) 戶;民營企業(ye) 進出口額占進出口總額比重提升至53.5%;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額占進出口總額比重提升至46.6%,自貿試驗區進出口額占進出口總額比重提升至18.4%……公報顯示,我國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
社會(hui) 民生事業(ye) 取得新進步。2023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實際增長6.1%,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縮小至2.39。年末全國基本養(yang) 老、失業(ye) 、工傷(shang) 保險參保人數分別比上年末增加1336萬(wan) 人、566萬(wan) 人、1054萬(wan) 人。
要堅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jue) 心
“2023年,我國經濟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nei) 部困難,較好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盛來運說,也要看到,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yan) 峻性、不確定性上升,國內(nei) 仍處於(yu) 經濟恢複和轉型升級關(guan) 鍵期,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麵臨(lin) 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ye) 產(chan) 能過剩、社會(hui) 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等困難挑戰。
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著力擴大國內(nei) 需求,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2023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部署了做好今年經濟工作的九項重點任務。
“要堅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jue) 心。”盛來運說,從(cong) 供給能力看,我國工業(ye) 門類齊全,產(chan) 業(ye) 配套能力和集成優(you) 勢突出,製造業(ye) 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約30%,形成了200多個(ge) 成熟的產(chan) 業(ye) 集群。從(cong) 需求潛力看,我國不僅(jin) 消費規模龐大,消費結構也在迭代升級。從(cong) 要素稟賦看,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至11.05年,人才資源總量、科技人力資源、研發人員總量均居全球首位,“人口紅利”正在加快向“人才紅利”轉化。從(cong) 創新能力看,我國高新技術企業(ye) 數量約為(wei) 40萬(wan) 家,擁有的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數量已躍居世界第一,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xing) 技術正在加快轉化應用。
盛來運說,要堅決(jue) 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統籌擴大內(nei) 需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推動經濟發展態勢持續向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今天0時起 珠江、淮河等流域進入為期四個月的春季禁漁期
- 攻堅克難回升向好 夯基蓄能向新而行——解讀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 財經深一度丨合力打通支付堵點,老年人、外籍人員迎利好
- 各地出實招擴大有效投資
- 1月我國快遞業務量達147億件
- 3月1日起,2023年度個稅匯算正式開始,需要注意什麽?
- 大醫生來了 | “破冰”漸凍人生
- 中新網對話蔡磊:比起金錢,這些東西更想留給孩子
- 普京:俄戰略核力量處於全麵準備狀態
- 國是說法|休息時間做副業,有哪些風險要避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