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話題最熱
2024年地方兩(liang) 會(hui) 關(guan) 注哪些教育事——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ti) ”話題最熱
作者:本報記者 張欣 孫謙 孫夢捷 劉昊雯
開年以來,各地兩(liang) 會(hui) 密集召開。教育一直是地方兩(liang) 會(hui) 代表委員關(guan) 注的議題,今年地方兩(liang) 會(hui) 關(guan) 注哪些教育話題?中國教育報刊社數據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24年1月1日至2月22日,與(yu) 地方兩(liang) 會(hui) 教育議題相關(guan) 的網絡文章共223458篇/條。輿論關(guan) 注點主要集中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ti) ”、普惠托育服務體(ti) 係、教育強國建設、職業(ye) 教育高質量發展等20個(ge) 方麵。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ti) ”成最熱話題
今年地方兩(liang) 會(hui) 哪個(ge) 教育話題最熱?中國教育報刊社數據中心監測數據顯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ti) ”高居榜首。地方兩(liang) 會(hui) 期間,有23744條關(guan) 於(yu)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ti) ”的網絡文章,在熱度榜上遙遙領先。普惠托育服務體(ti) 係(17460條)、教育強國建設(16161條)分列第二、第三。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如何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ti) ”統籌發展,如何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貢獻教育力量,成為(wei) 地方兩(liang) 會(hui) 共同關(guan) 注的教育話題。
多地代表委員圍繞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人才鏈一體(ti) 部署展開熱議,並從(cong) 加強高校科研能力和科研院所建設、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探索卓越工程師培養(yang) 等方麵提出建議。
記者梳理發現,在31個(ge) 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人才”一詞總計出現36次,主要體(ti) 現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ti) ”、產(chan) 學研結合等方麵。天津“海河英才”計劃、遼寧“興(xing) 遼英才”計劃等行動旨在吸引重點領域的高水平人才與(yu) 科研團隊,河北、重慶、江蘇、陝西、新疆等10個(ge) 省份提出加快建設教育強省(區、市),北京、上海、浙江、湖北等8個(ge) 省份將教育、科技、人才統籌考慮,一體(ti) 化布局。
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受關(guan) 注
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始終是各地政府部門的工作重點。
百姓關(guan) 切的教育話題也在今年地方兩(liang) 會(hui) 的教育熱度榜上,如師生心理健康(7969條)、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4827條)、家庭教育(3800條)、教師隊伍建設(2689條)等。就相關(guan) 問題,各地代表委員提出多方麵建議,多地政府工作報告也對此進行了部署和回應。
學前教育方麵,普惠托育服務體(ti) 係在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有較多體(ti) 現,主要舉(ju) 措集中在完善生育配套支持措施、增加托育服務供給等方麵。代表委員也圍繞“托幼一體(ti) 化”體(ti) 係建設、托育人才隊伍建設、托育機構服務質量檢測評價(jia) 等方麵給出建議。
基礎教育方麵,圍繞如何應對基礎教育學位變動,通過新改擴建持續新增公辦中小學學位、以新建及挖掘現有辦學潛力的方式增加高中學位供給等舉(ju) 措被較多提及。
職業(ye) 教育方麵,各地政府工作報告圍繞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雙高計劃”等內(nei) 容展開。
高等教育方麵,高校畢業(ye) 生的就業(ye) 問題始終牽絆著公眾(zhong) 的心。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黃浦區就業(ye) 促進中心主任方研翔認為(wei) ,加強“家門口”就業(ye) 服務體(ti) 係建設,將有助於(yu) 青年提升職業(ye) 能力。
此外,各地代表委員也就教師隊伍建設提出較多議案提案,主要集中在減輕中小學教師非教學任務負擔、關(guan) 注教師身心健康等方麵,努力提升教師職業(ye) 幸福感。
質量與(yu) 創新成為(wei) 教育工作重要追求
各地2024年教育工作部署事關(guan) 教育改革的未來方向,也引發了大家的關(guan) 注。其中,職業(ye) 教育高質量發展(15209條)、高質量教育體(ti) 係(6339條)、“雙一流”建設(3791條)、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3598條)等話題廣受熱議,中考改革(1799條)、教育數字化(1128條)等話題也具有一定熱度。
記者發現,“質量”與(yu) “創新”成為(wei) 各地2024年教育工作的重要追求,重點在職業(ye) 教育提質培優(you) 、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新時代強師賦能、教育合作與(yu) 對外開放等領域謀篇布局。
其中,職業(ye) 教育是各地關(guan) 注的重點,“職教熱”也體(ti) 現在30個(ge) 省級政府工作報告中。各地結合自身實際精準施策:內(nei) 蒙古將力爭(zheng) 全區職業(ye) 教育“工匠班”“訂單班”在培學生達到3萬(wan) 人以上,培育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50家;寧夏將打造10個(ge) 以上產(chan) 教融合體(ti) ,加大“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力度;重慶、天津、安徽重點建設本科層次職業(ye) 學校……
“‘活’,就是盤活,探索集團化辦學,盤活教育均衡發展的‘一池春水’。‘動’,就是帶動,深耕集團化辦學,帶動薄弱學校插上‘隱形的翅膀’。”河南省人大代表、焦作市山陽區教育局小學語文教研員楊華建議,要借助集團化辦學,努力把老百姓“家門口”的學校辦好。
記者發現,26個(ge) 省份政府工作報告的工作部署提到義(yi) 務教育,涉及集團化辦學、教育經費、“雙減”等方麵。如河北將新改擴建義(yi) 務教育學校100所,吉林重點抓好“優(you) 質校+薄弱校、新建校”集團化辦學……
《中國教育報》2024年03月04日第1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