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小城生活每一天都更好

發布時間:2024-03-11 09:5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李樸哲

  大運河從(cong) 北京通州起,流經天津,來到了滄州境內(nei) ,又向南流去。滄州又稱“獅城”,其名源於(yu) 國寶“滄州鐵獅子”。這座城市還有一種名為(wei) “大鐵獅”的酒,很有年頭,在本地頗流行。

  風揚運河波,帶來了京津氣象。

  乘坐高鐵23分鍾到天津,51分鍾到北京——滄州處於(yu) 京津冀一小時生活圈裏。

  生活在滄州的人們(men) ,近年來文化生活格外豐(feng) 富。滄州園博園盛大開園,春節前後這裏又舉(ju) 辦了大型燈會(hui) 。去年國慶節,南川老街正式營業(ye) ,南川樓、朗吟樓從(cong) 曆史畫卷中走到了現實,與(yu) 三十年前重建的清風樓隔河相望,為(wei) 城市增添了新的文化地標。

  滄州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在滄州的下轄縣獻縣,馬本齋紀念館就建在民族英雄馬本齋的家鄉(xiang) 本齋村。馬本齋是八路軍(jun) 冀中軍(jun) 區回民支隊的司令員,他帶領回民支隊馳騁在冀中平原上,令日本侵略者聞風喪(sang) 膽。在他逝世後,毛主席題詞:“馬本齋同誌不死!”南川老街的旁邊,有一座其貌不揚的橋,名“解放橋”。解放橋是曆史上的青滄戰役發生地。1947年6月,青滄戰役打響,此役殲滅國民黨(dang) 軍(jun) 保警隊、還鄉(xiang) 團等共1.3萬(wan) 餘(yu) 人,解放了青縣、滄縣等縣城,有力地策應了東(dong) 北民主聯軍(jun) 的攻勢作戰。

  滄州也曾是一座苦難的城市。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舉(ju) 世聞名,吳橋正是滄州的下轄縣。回溯曆史,早年練雜技闖江湖的那些人,都是迫於(yu) 家中貧困,不得已賣藝謀生。600多年前,施耐庵曾在《水滸傳(chuan) 》中描寫(xie) 林衝(chong) 被發配到滄州。在宋朝,滄州是發配犯人的蠻荒之地。這座運河邊的小城,曾有運河腳夫的職業(ye) 。站在南川古渡口,不禁想象腳夫們(men) 為(wei) 了微薄的酬勞而艱辛勞作的畫麵。

  時光流轉,苦難一去不複返。京津冀一體(ti) 化後,滄州更是日新月異,它從(cong) 未像今天這樣繁華。擴大了不止一倍的市區,矗立著一座座高樓,這都是無言的見證。滄州又被稱作“好人之城”——這是一座溫暖的城。

  華燈初上,南川樓和朗吟樓被繽紛的燈火裝飾得流光溢彩、美輪美奐。不禁感歎,小城的生活每一天都在變得更加美好。滄州苦難與(yu) 英雄的底色,早已化作小城百姓奮鬥的動力。晚風輕拂,夜色中燈火璀璨,映照出小城生活的溫馨、和美與(yu) 浪漫。

  《光明日報》(2024年03月11日 11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