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網絡文學出海市場規模超40億元

發布時間:2024-03-14 09:41: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3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發布——

  網絡文學出海市場規模超40億(yi) 元

  近日,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發布《2023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從(cong) 價(jia) 值定位、內(nei) 容題材、創作生態、IP產(chan) 業(ye) 和“出海”等方麵,分析中國網絡文學產(chan) 業(ye) 發展新趨勢。《報告》指出,2023年度,中國網絡文學“出海”市場規模超40億(yi) 元,海外原創作品約62萬(wan) 部,海外訪問用戶約2.3億(yi) 。

  “國潮”風正勁

  2023年,中國網絡文學作者隊伍繼續擴大,讀者影響持續提升,產(chan) 業(ye) 規模邁上新台階。《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網絡文學作者規模達2405萬(wan) ,網絡文學作品數量達3620萬(wan) 部,網絡文學用戶數量達5.37億(yi) ,同比增長9%。按照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國網民數量10.79億(yi) 計算,中國網民近一半是網絡文學用戶。

  數據的背後是網絡文學作者與(yu) 讀者之間更為(wei) 緊密的聯係。近年來,隨著“國潮”文化風靡年輕群體(ti) ,網絡文學作者順應這一趨勢,將目光聚焦於(yu) 非遺文化、民間傳(chuan) 說、曆史故事等,持續推動傳(chuan) 統文化融入多元題材。《唐人的餐桌》著眼傳(chuan) 統美食;《洞庭茶師》以茶文化為(wei) 依托,講述現代創業(ye) 故事;《我本無意成仙》穿插評書(shu) 、木雕、打鐵花技藝等非遺元素。2023年,恭王府博物館與(yu) 閱文集團主辦的“閱見非遺”第一屆征文大賽,共收獲6萬(wan) 部非遺題材作品,涉及京劇、木雕、造紙技藝、獅舞等127個(ge) 非遺項目。《報告》指出,“國潮”寫(xie) 作成2023年網絡文學創作風尚。

  梳理過去一年的網絡文學創作,現實題材再創新高是又一亮點。《大國藍圖》寫(xie) 水下機器人科技創新;《鐵骨錚錚》以寧西高鐵建設為(wei) 背景,講述中國鐵路改革發展故事。由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支持、閱文集團主辦的第七屆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征文大賽,收到38092部作品,同比增長26%,“現實+”題材進入越來越多網絡文學作者創作視野。

  “過去一年,諸多有著‘類型文’寫(xie) 作成功經驗的作家開始在新作中融入大量現實元素,這對網絡文學與(yu) 現實題材的融合具有啟示意義(yi) 。”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李瑋說,“有的作品融合農(nong) 作物種植技術,有的融合擊劍、射擊、遊泳等體(ti) 育元素,使作品的情節設計更加牽動人心,人物形象更能引發年輕讀者共鳴。”

  IP轉化提速

  2023年,唐家三少的《鬥羅大陸》內(nei) 容品類開發迎來豐(feng) 碩成果:動畫播放量突破500億(yi) 次,線下實景主題空間落地四川成都,聯動2023中國網球公開賽進行文體(ti) 跨界,IP衍生產(chan) 品榮獲3項全球獎項。《鬥羅大陸》的成功是網絡文學IP轉化持續提速的縮影。

  《報告》所引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網絡文學IP市場規模大幅躍升至2605億(yi) 元,同比增長近百億(yi) 。同時,網絡文學IP改編也出現重要變化:一方麵,傳(chuan) 統文學改編和原創劇集爆款頻出;另一方麵,微短劇成為(wei) 新風口,遊戲和動漫改編的係列化趨勢也明顯增強。

  《狂飆》高開預熱,《繁花》勝利收官,2023年是影視行業(ye) 回暖複蘇、整體(ti) 向好的一年。影視行業(ye) 的高質量發展與(yu) 降本增效有力帶動了本年度IP影視改編。雲(yun) 合數據《2023上新劇集熱播期集均有效播放霸屏榜》TOP20名單中,改編自網絡文學的作品過半。在骨朵數據《2023年播出劇集平均熱度榜單》前五中,改編自網絡文學的《長相思(第一季)》《蓮花樓》《長月燼明》占據三席。值得一提的是,動漫已經成為(wei) 網絡文學IP改編的成熟賽道。騰訊視頻播出的動漫作品57%來自網絡文學IP改編;愛奇藝公布的39部作品中,網絡文學IP改編作品有22部;B站2023—2024國創動畫發布會(hui) 片單中,網絡文學IP作品占43%。

  近年來,微短劇發展迅速。艾媒谘詢發布的《2023—2024年中國微短劇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為(wei) 373.9億(yi) 元,同比增長267.65%。網絡文學為(wei) 微短劇提供了重要的改編資源。在雲(yun) 合數據等機構發布的《2023年度短劇報告》年度上新短劇分賬票房前十(含並列)的13部作品中,根據網絡文學改編的作品達10部。改編自網絡文學的《風月變》在搜狐視頻和芒果TV同步播出,成為(wei) 首部上星播出的微短劇。

  未來,AI技術將給網絡文學IP開發帶來巨大變革。閱文集團副總裁、總編輯楊晨表示,AI的功能觸角將為(wei) 網絡文學創作帶來不可小覷的附加值。“AI+IP”係列技術的成熟,將極大釋放IP開發產(chan) 能,推動網絡文學生態升維。

  翻譯“一鍵出海”

  網絡作家橫掃天涯的《天道圖書(shu) 館》被翻譯成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等多種語言,海外閱讀量突破1.8億(yi) 次;由紫金陳《壞小孩》改編的有聲廣播劇,在斯瓦希裏語手機客戶端“火花”和“國際在線”斯瓦希裏文網站播放量過百萬(wan) ;在俄羅斯讀者參與(yu) 度最高的俄語翻譯網站Rulate(集體(ti) 翻譯係統)上,《修羅武神》《全職法師》等作品的瀏覽量均超過2000萬(wan) 次……全球化逐步深入,成為(wei) 2023年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的一大亮點。網文、遊戲、影視已成“文化出海”的三駕馬車。

  85後荷蘭(lan) 青年艾克斯勒是一名海外網絡作家,也是起點國際最早的一批作者。他的機甲文《機械之神》在該網站上持續寫(xie) 了6年,目前還在更新中。“我最開心的是閱讀粉絲(si) 給我的真誠留言。他們(men) 花了數千小時閱讀我的作品,並願意陪伴我寫(xie) 作,這給我很大鼓舞。”他表示,自己也會(hui) 閱讀中國網絡小說,“它們(men) 讓我對中國社會(hui) 和中國人有了更多的了解。”像艾克斯勒一樣的海外網絡作家還有很多。截至2023年年底,僅(jin) 起點國際就培養(yang) 了約41萬(wan) 名海外網絡作家,他們(men) 來自全球1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

  網絡文學“出海”過程中,影視、動漫、廣播劇、微短劇等衍生轉化產(chan) 品形成的影響力愈加凸顯。影視劇《慶餘(yu) 年》第二季成全網首部預約量破千萬(wan) 的國產(chan) 劇,海外獨家發行權已被迪士尼預購;影視劇《田耕紀》在愛奇藝泰國站、日本站登頂;閱文首個(ge) 自主海外發行的IP改編遊戲產(chan) 品《鬥破蒼穹:怒火雲(yun) 嵐》在馬來西亞(ya) 、印度尼西亞(ya) 和泰國上線。

  隨著新技術應用的持續深化,“一鍵出海”“全球追更”已成為(wei) 翻譯“出海”新趨勢。在AI助力下,網絡文學翻譯正在突破產(chan) 能和成本的限製。一方麵,翻譯效率極大地提升,由日均翻譯十餘(yu) 章節向日均翻譯上千章節躍進,效率提升近百倍;另一方麵,通過建立專(zhuan) 用詞庫人機配合,翻譯成本平均下降超九成。而在內(nei) 容質量方麵,AI翻譯作品也表現不俗,多部作品成為(wei) 起點國際暢銷作品。推文科技CEO童曄認為(wei) ,未來,通過人機協同優(you) 化翻譯質量,中國網絡文學走向海外將更加順暢。(本報記者 張鵬禹)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