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用影像表現心中的家園

發布時間:2024-03-18 10:18:00來源: 人民日報

  攝影是科技與(yu) 藝術的結晶,攝影語言和形式的創新,也同樣有賴於(yu) 從(cong) 山川大地中挖掘資源,從(cong)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汲取營養(yang) 。傳(chuan) 統文化與(yu) 當代影像的融合,賦予攝影創作新的時代內(nei) 涵

  

  攝影是時代的記錄,能夠展現一個(ge) 時代的風貌。攝影當隨時代,聚焦現實。隻有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守正創新,才能創作出鮮活生動、人民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佳作。

  近日,長三角城市攝影家聯盟係列主題活動之“我的家園”攝影聯展在上海市長寧區文化藝術中心與(yu) 觀眾(zhong) 見麵。此次影展匯集了來自上海、江蘇蘇州、浙江杭州、安徽池州等12個(ge) 長三角城市的攝影作品,在展現江南春色和吳風越韻的同時,讓人們(men) 感受到了長三角一體(ti) 化高質量發展的盎然生機。有觀眾(zhong) 說:“展覽用當代影像詮釋江南水鄉(xiang) ,又用傳(chuan) 統畫意表達現代形象,既接地氣又時尚。”

  中國地域遼闊,豐(feng) 富多彩的文化特質是一方水土的寶貴資源。山川大地、社會(hui) 生活、傳(chuan) 統文脈、地域特色,賦予江南水鄉(xiang) 以深厚底蘊、豐(feng) 富內(nei) 涵和鮮明特征,構築了其當代藝術發展的根基。長三角區域也是中國攝影藝術的重鎮。據中國攝影家協會(hui) 統計,在全國攝影藝術展中,長三角區域的影像作品入選數量約占展覽總數的1/3,長三角區域的中國攝影家協會(hui) 會(hui) 員有近萬(wan) 人。

  生活是攝影藝術創作的源泉,越是深入地走進生活、麵向社會(hui) ,就越能獲得創作靈感、發現創作題材。在“我的家園”攝影聯展開幕當日舉(ju) 辦的創作座談會(hui) 上,來自長三角區域的攝影家們(men) 暢談了創作感悟。一名來自浙江的攝影創作者說,他跑了一村又一村,後來幹脆住在村裏,與(yu) 當地村民打成一片,終於(yu) 通過幾戶農(nong) 家的生活與(yu) 生產(chan) 場景,創作出一幅江南水鄉(xiang) “共富”圖卷。一名來自江蘇的攝影創作者說,為(wei) 了展現鹽城生態環境保護與(yu) 建設成就,創作期間,他用鏡頭捕捉了一幕幕生動場景,展現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li) 畫卷。

  攝影是科技與(yu) 藝術的結晶,攝影語言和形式的創新,也同樣有賴於(yu) 從(cong) 山川大地中挖掘資源,從(cong)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汲取營養(yang) 。傳(chuan) 統文化與(yu) 當代影像的融合,賦予攝影創作新的時代內(nei) 涵。如今,用影像表現心中的家園,展示江南文化的時代新貌,已成為(wei) 長三角區域攝影家的共同追求。一名上海攝影家分享道,他在拍攝高樓大廈時,運用江南建築白牆黑瓦的美學特點,選取煙雨朦朧的時刻,借用傳(chuan) 統繪畫的寫(xie) 意手法,表現出了現代江南的獨特風景,別有韻味。一名來自安徽的攝影創作者在談到作品後期製作時說,以後會(hui) 嚐試用傳(chuan) 統宣紙印製攝影作品,讓作品更具有江南影像氣質。

  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守正創新,是中國攝影創作的永恒命題和優(you) 秀傳(chuan) 統。實踐證明,隻有堅持“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的創作方法,賡續中華文脈,弘揚時代精神,講好中國故事,才能在影像中展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唱響昂揚的新時代主旋律。

  (王小川 作者為(wei) 中國攝影家協會(hui) 理論委員會(hui) 委員、浙江省攝影家協會(hui) 主席)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