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聚焦新動能新模式新產業 產學研合作再升級

發布時間:2024-03-18 10:15: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3月17日,第十五屆中國產(chan) 學研合作創新大會(hui) 在北京舉(ju) 辦。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表示,將圍繞培育產(ch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新模式,搭建產(chan) 學研合作新機製,推動產(chan) 學研進一步深度融合等方麵推出更多舉(ju) 措。

  中國科協主席萬(wan) 鋼表示,錨定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加強創新策源,促進中國式現代化,已經成為(wei) 現代和未來相當長時期內(nei) ,產(chan) 學研各界共同麵臨(lin) 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

  萬(wan) 鋼指出,產(chan) 學研各界要勇當科學規律的發現者,技術發明的創造者,創業(ye) 創新的開拓者和創新理念的實踐者。充分發揮產(chan) 學研各類創新主體(ti) 的優(you) 勢,圍繞戰略方向、前沿導向、市場導向的基礎研究領域,加強原始創新和顛覆性技術的創新策源能力,構建長期而穩定的支持機製,以研發布局帶動產(chan) 業(ye) 布局,以科技創新成果重塑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

  “同時,在激發創新活力方麵,要立足於(yu) 各類產(chan) 學研團體(ti) 和機構的合作渠道,積極搭建國際產(chan) 學研合作的交流平台,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走上國際舞台,融入全球創新網絡。”萬(wan) 鋼強調,在人才方麵,要以人工智能+帶動教育模式、科研範式、就業(ye) 形勢、市場態勢的變革,加大高水平創新人才、高素質技能人才、高層次管理人才的培養(yang) 力度。

  對於(yu) 如何從(cong) 人才培養(yang) 方麵加強產(chan) 學研合作,教育部副部長孫堯表示,一方麵需要調整人才培養(yang) 路徑,緊跟時代變化,同時也需要進一步推動高校與(yu) 企業(ye) 加強聯係。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lan) 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重點做好持續完善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的政策體(ti) 係、加強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能力和體(ti) 係建設、強化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協同創新、創新產(chan) 學研合作機製和大力發展科技服務業(ye) 等方麵工作。

  “我們(men) 將加快推動現有政策落地,同時按照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要求,積極研究製定新的產(chan) 業(ye) 政策。從(cong) 多方麵提升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能力,構建以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產(chan) 學研高效協同深度融合的創新體(ti) 係。”徐曉蘭(lan) 說。

  徐曉蘭(lan) 表示,工信部還將引導鏈主企業(ye) ,積極主動向中小企業(ye) ,特別是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開放產(chan) 業(ye) 創新資源和應用場景,推動產(chan) 業(ye) 鏈的上下遊大中小企業(ye) 協同攻關(guan) 。同時,重大項目堅持產(chan) 業(ye) 化導向,以有產(chan) 品、市場認、用戶用為(wei) 目標,促進科技和產(chan) 業(ye) 緊密結合,打通創新和應用的壁壘,完善人才政策和產(chan) 業(ye) 政策協同推進。(記者 梁倩 袁小康)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