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多個城市城中村改造項目專項借款落地——城中村改造按下“加速鍵”
今年以來,國內(nei) 多個(ge) 城市宣布城中村改造專(zhuan) 項借款落地,尤其在納入城中村改造的35個(ge) 超大特大城市,幾乎都有相關(guan) 款項落地。這意味著國內(nei) 多個(ge) 城市的城中村改造項目將按下“加速鍵”。
作為(wei) 房地產(chan) 行業(ye) “三大工程”之一,目前各地城中村改造進展如何?項目建設有哪些“硬骨頭”要啃?城中村改造怎樣與(yu) 房地產(chan) 行業(ye) 其他重點工程實現有效銜接?
聚焦超大特大城市的城中村
在上海市崇明區城橋鎮東(dong) 引路高島路交叉口,一幢幢新樓拔地而起。樓棟之間道路平整,綠化齊備;不遠處的空地上,各類兒(er) 童遊樂(le) 設施和戶外活動設施一應俱全——這是崇明區首個(ge) 城中村改造項目安置基地,總建築麵積12.66萬(wan) 平方米,包含27幢住宅,能為(wei) 1000多戶動遷居民提供新居。
城中村,被視作“城市裏的村莊”,是在工業(ye) 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進程中形成的曆史產(chan) 物。早年間,多地針對城中村進行過大麵積拆除改造。去年以來,中國對城中村改造作了新規劃,提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
為(wei) 何聚焦在“超大特大城市”?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yu) 公共事務學院教授、住房與(yu) 城鄉(xiang) 建設研究中心主任陳傑告訴記者,與(yu) 這些地方人口密度高等因素密切相關(guan) 。按照劃分,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wan) 以上的城市為(wei) 超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成都等;城區常住人口500萬(wan) 以上、1000萬(wan) 以下的城市為(wei) 特大城市,如青島、合肥、杭州、長沙等。在一些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往往麵積大、數量多,在為(wei) 居民提供棲身之處的同時,也存在諸多安全風險隱患,居住環境有待改善。
“超大特大城市仍有不少城中村存在,與(yu) 城市麵貌不協調,其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也與(yu) 城市差距較大,不能滿足城中村居民對於(yu) 生活品質的追求。因此,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意義(yi) 重大,既可以讓城中村‘舊貌換新顏’,大幅提高基礎設施水平,又能消除安全隱患,提供更多宜居宜業(ye) 的生活生產(chan) 空間。在城中村改造過程中,能拉動養(yang) 老、托育、學校、物業(ye) 管理等基礎設施投資,還能帶動家電消費、房屋裝修等投入,進而為(wei) 經濟穩增長發揮積極作用。”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京津冀房地產(chan) 研究院院長趙秀池說。
根據房地產(chan) 研究機構中指研究院測算,未來5年,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預計帶動約10萬(wan) 億(yi) 元投資,拉動約10億(yi) 平方米的投資規模。平均到每一年,將帶來約4400萬(wan) 平方米的住宅新增需求。推進城中村改造,對於(yu) 土地購置、建安投資等也有明顯帶動作用,將對房地產(chan) 市場發展形成有效支撐。
啃“硬骨頭”的同時重保護、穩資金
放眼全國,各地城中村人口密度不同,產(chan) 業(ye) 情況有別,地理位置也有所差異。改造情況複雜多樣的城中村,不能盲目“一刀切”,而要因地製宜、分類推進。
按照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要求,城中村改造分三類推進實施:一類是符合條件的實施拆除新建,另一類是開展經常性整治提升,還有一類是介於(yu) 兩(liang) 者之間的實施拆整結合。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這就是要守住安全底線,綜合群眾(zhong) 意願、資金情況、土地條件等進行科學研判,穩步有序推進改造。
拆除改造,要注重城中村曆史建築保護,重點做到活化曆史空間。在浙江紹興(xing) 越城區塔山片區,一場舊城改造動工在即。此次舊城改造,征收範圍共計14個(ge) 地塊,總麵積約155.6畝(mu) 。為(wei) 配合舊城更新改造,塔山街道辦事處委托相關(guan) 院校和市場主體(ti) ,研究出具了相關(guan) 曆史文化資源調查評估報告,涵蓋當地文物建築、傳(chuan) 統風貌建築等。目的就是“該拆的拆,該留的留,實現保護與(yu) 城市發展的多贏格局”。
拆除改造,確保資金來源是重點,也是難點。“新一輪城中村改造難度較大,原因在於(yu) 改造起點和改造成本更高,限製條件更多,可能麵臨(lin) 容積率限製、人口疏解壓力、曆史文物保護等問題,較難實現資金平衡。”趙秀池說。
破解城中村改造資金難題,需要多管齊下,多渠道籌措資金。今年以來,國內(nei) 多個(ge) 超大特大城市宣布城中村改造專(zhuan) 項借款獲批,有的城市已完成首批專(zhuan) 項借款落地投放。這意味著城中村改造項目的“資金網”正在織密。
在廣東(dong) 省廣州市白雲(yun) 區石槎路街頭,街道一側(ce) 高樓林立,另一側(ce) “握手樓”“貼麵樓”成排,風景獨特——這是位於(yu) 廣州市主城區西部的羅衝(chong) 圍片區一景,也是廣州市城中村改造項目的第一站。今年1月30日,羅衝(chong) 圍片區潭村城中村改造項目首筆專(zhuan) 項借款正式發放落地,款項金額達1億(yi) 元。“專(zhuan) 項借款成本低、效率高,為(wei) 城中村改造項目解決(jue) 了融資難題,給項目順利實施提供了堅實保障。”國家開發銀行廣東(dong) 分行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截至3月7日,國開行已發放城中村改造專(zhuan) 項借款614億(yi) 元,涉及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33個(ge) 城市的271個(ge) 項目,惠及城中村居民約36萬(wan) 戶。
織密城中村改造“資金網”,還要引入更多經營主體(ti) 。去年11月,中建二局旗下中建玖合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正式簽約廣州文衝(chong) 東(dong) 城市更新項目,計劃對位於(yu) 廣州市黃埔區海絲(si) 城片區的文衝(chong) 東(dong) 舊村進行拆除新建,建設類型包括住宅、商業(ye) 物業(ye) 、公建配套等。
“今年2月,文衝(chong) 東(dong) 城市更新項目被列為(wei) 廣州市重點建設項目之一。不同於(yu) 傳(chuan) 統舊改工程,該項目通過‘產(chan) 業(ye) 更新+人居換新+服務革新’模式,為(wei) 城中村改造提供‘一站式’優(you) 化升級方案。項目將引進相關(guan) 配套產(chan) 業(ye) 集群,助力廣州市打造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試驗區新高地,加快黃埔區土地利用向集約型高質量發展轉變,進一步滿足廣州市現代產(chan) 業(ye) 及宜居城市建設發展需求。”中建玖合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藝超說。
做好安置,有效銜接保障性住房建設
1月30日,國家開發銀行河南分行、中國農(nong) 業(ye) 發展銀行河南省分行向河南省鄭州市航空港區、惠濟區放款24億(yi) 元。當地明確,款項將用於(yu) 城中村改造項目前期工作、征收補償(chang) 、安置房建設等。2月19日,上海市首單城中村改造專(zhuan) 項借款落地,發放款項15.58億(yi) 元,將用於(yu) 浦東(dong) 新區唐鎮小灣村、暮二村等地塊城中村改造項目前期工作、征收補償(chang) 等。
“在城中村改造過程中,人員安置、產(chan) 業(ye) 轉移都是突出的難點,在做好安置房建設的同時,要推動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設實現聯動。比如可以向收入較高的原城中村村民提供配售型保障房,向經濟能力有限的租客等群體(ti) 提供保障性租賃住房。總而言之,就是要繼續構建‘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的多層次住房供應體(ti) 係。”陳傑說。
“通過城中村改造,可以豐(feng) 富保障性住房來源,增加保障房數量,其中就包括配售型保障房和保障性租賃住房。在改造過程中,要注重加強相關(guan) 設施配套建設,完善提升物業(ye) 管理水平,與(yu) 保障性住房建設實現有效銜接,共同打造更宜居宜業(ye) 的生活生產(chan) 空間。”趙秀池說。
今年以來,結合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國內(nei) 多地已提出相關(guan) 目標和要求。上海明確,2023年至2025年計劃啟動城中村改造項目30個(ge) ,讓至少1.3萬(wan) 戶村(居)民受益。合肥提出,加快推進現有104個(ge) 城中村改造,推動“貨幣化安置、異地安置、入股安置”等多元化安置方式。湖南株洲明確,計劃用5年時間改造位於(yu) 主城區範圍內(nei) 的村落,解決(jue) 高速城市化的遺留問題,推動產(chan) 城融合發展。目前已有172個(ge) 城中村被列入改造計劃清單,總占地規模17.79平方公裏。
“城中村改造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平急兩(liang) 用’基礎公共設施建設工程,將對拉動投資、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起到積極作用,都是惠民生、利發展的好事,有利於(yu) 打造更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提升社區活力和城市發展能級。”陳傑說,“不過,在改造過程中,也要保證項目的可持續性。如果城中村改造成本過高,不利於(yu) 向低收入流動人口提供可負擔的居住條件,反而會(hui) 使超大特大城市的人口集聚紅利流失,抑製城市活力和競爭(zheng) 力。”(記者廖睿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