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為青年發展提供廣闊舞台
【觀察者】
作者:緒子誠 馮(feng) 顏利(均係重慶市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重慶大學分中心特約研究員)
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低空經濟”成為(wei) 熱詞,社會(hui) 各界投以關(guan) 注的目光。這個(ge) 以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各類低空飛行活動為(wei) 牽引,輻射帶動有關(guan) 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具有產(chan) 業(ye) 鏈長、輻射麵廣、成長性和帶動性強等特點,是低空飛行活動與(yu) 產(chan) 業(ye) 融合的新型經濟形態。低空經濟的發展,為(wei) 青年擇業(ye) 、就業(ye) 提供了新的方向,為(wei) 廣大青年特別是相關(guan) 科技工作者搭建了施展才華、實現人生價(jia) 值的廣闊舞台。
近年來,我國在低空經濟領域不斷實現突破發展。我們(men) 欣喜地看到,在廣東(dong) ,深圳的坪山燕子湖會(hui) 展中心飛往福田CBD的航線,將通勤時間大大縮短;在湖南,全省範圍內(nei) 97條低空航線的飛行驗證已經完成;在安徽,無人駕駛飛行器在合肥駱崗公園實現常態化飛行……獲得這些重要成果,離不開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付出。他們(men) 勇擔大任、敢於(yu) 作為(wei) 、勤奮鑽研,在推動低空飛行科技進步及助推低空經濟發展方麵,作出了很多貢獻。這些新時代青年不僅(jin) 擁有吃苦耐勞、踏實肯幹的品質,而且掌握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專(zhuan) 業(ye) 技能,響應國家號召,在科技發展路上揮灑青春的汗水並貢獻智慧,不斷為(wei) 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事業(ye) 添磚加瓦。
青年投身低空經濟發展事業(ye) 正當其時。
我們(men) 在對低空經濟的相關(guan) 科研領域進行調研時了解到,當前很多國家因空域管理的限製、通用機場建設滯後等原因,低空經濟及其相關(guan) 技術設備與(yu) 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而我國在無人機領域實現快速發展,無人機產(chan) 業(ye) 的發展已經處於(yu) 世界領先水平,在低空經濟這一新的賽道上名列前茅。
作為(wei) 高端裝備製造的代表,無人機產(chan) 業(ye) 是通用航空、低空經濟中發展速度較快、影響較廣泛、發展潛力較大的領域,是我國“十四五”期間的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已成為(wei) 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它的發展需要更多的科技人才作為(wei) 支撐,以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為(wei) 代表的新興(xing) 低空飛行設備的研發、普及更需要高質量的人才儲(chu) 備。
2023年7月,廈門一家航空企業(ye) 研發的自旋翼無人機在高海拔地區測試人工降雨的效果。飛行器在雨天起飛,穿越雲(yun) 層,頂住冰雹,表現了出色的抗風能力,並成功完成“化雲(yun) 為(wei) 雨”的任務,為(wei) 幹旱區域的生態保護和農(nong) 作物增產(chan) 提供了新思路。這些年裏,這樣的例子並不罕見。隨著經濟社會(hui) 不斷進步,各地區各行業(ye) 發展所需的應用場景不斷增多,給低空經濟領域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更為(wei) 開闊的發展空間。
低空飛行的進步需要廣大青年的傾(qing) 心付出。
低空經濟相關(guan) 科技研發擁有高投入且技術複雜等特點,它的發展不僅(jin) 需要基礎科學、技術科學和工程技術的協同,更需要產(chan) 業(ye) 鏈各環節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潛心鑽研、辛勤耕耘。在新賽道上,每一項成果都不是急功近利和短期突擊可以實現的,需要青年一代長期不懈努力,需要一步一個(ge) 腳印地積累,不斷突破技術難關(guan) ,不斷創造新的科技成果。
青年科技工作者,可在構建低空飛行管理基礎設施方麵加大研究力度。根據2021年印發的《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網規劃綱要》及2023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在未來一段時間,圍繞交通管製、空域管理、流量控製等重要需求展開的空中交通管理和使用新模式將逐步構建和完善。一個(ge) 安全、高效、協同、綠色、全場景數字化處理、智能化支撐的空中交通管理和使用新模式,需要各方麵人才共同努力,這為(wei) 相關(guan) 領域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平台。
可在依托現有的科研與(yu) 產(chan) 業(ye) 優(you) 勢、探索低空飛行器的多樣化應用場景方麵加大研究力度。滿足不同行業(ye) 、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低空飛行需求,提升低空經濟的市場規模,構建新的經濟增長點,是當前的重要任務,離不開青年人才的奮鬥。在未來的發展進程中,還會(hui) 出現更多應用需求,這需要青年人才多觀察、多思考、多實踐,不斷拓展應用場景、提高運用效率。
可在城市低空經濟布局建設中尋找發展機遇,實現個(ge) 人價(jia) 值。當前,一些地方基於(yu) 城市群、都市圈,推動無人駕駛區域協同,促進與(yu) 周邊城市在低空經濟領域的合作,建設具有區域影響力的低空經濟產(chan) 業(ye) ,加快實現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如深圳近年來陸續發布《深圳市低空經濟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年)》等多份產(chan) 業(ye) 規劃和地方法規,引培低空經濟鏈上企業(ye) 、鼓勵技術創新、擴大低空飛行應用場景、完善產(chan) 業(ye) 配套環境。這為(wei) 青年人才成長成才、建功立業(ye) 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如今,低空經濟領域的科技工作者有了更多政策保障。2023年10月,工信部、科技部、財政部、中國民航局四部門印發的《綠色航空製造業(ye) 發展綱要(2023-2035年)》正式發布,明確提出到2025年,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實現試點運行;到2035年,建成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綠色航空製造體(ti) 係,新能源航空器成為(wei) 發展主流。這為(wei) 低空經濟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低空經濟是讓青春飛揚的理想之地。我們(men) 盼望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能把握時代發展的潮流,麵對廣闊的成長空間、優(you) 越的成長環境,帶著堅定的信念、鑽研的精神,在科技攻關(guan) 路上持續奮發努力、追逐夢想,不斷為(wei) 低空經濟發展探索更多有益經驗、貢獻更多成果;也盼望有更多有誌青年加入低空經濟相關(guan) 科技領域的隊伍,將個(ge) 人奮鬥的小目標融入國家發展的大藍圖,在科技創新之路上不斷成長!
(本期選題支持 劉博超 馮(feng) 家照)
《光明日報》(2024年03月19日 12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