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育秧工廠“育”新機

發布時間:2024-03-19 09:59:00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眼下春耕春管已全麵展開。育秧是早稻生產(chan) 的第一個(ge) 環節,關(guan) 係著後續的栽插作業(ye) 以及最終的糧食產(chan) 量。而早稻集中育秧比例不高是製約生產(chan) 的突出短板。

  今年,水稻生產(chan) 第一大省湖南,率先大規模推進建設集中育秧設施共3797個(ge) ,給今年的春耕生產(chan) 帶來新改變。

  在益陽,最新一代自動化育秧流水線已經開始了今年早稻的育秧工作。在這樣的高速流水線上,通過31個(ge) 傳(chuan) 感器的實時控製,一個(ge) 個(ge) 秧盤保持高速流動,實現了育秧的全程機械化。

  采訪中我們(men) 了解到,育秧是提升水稻機械化率最有潛力的環節之一。因此,把育秧環節從(cong) 大田搬進工廠,提升的不僅(jin) 僅(jin) 是育秧的速度,還有實實在在的糧食產(chan) 量。

  以往,在當地,農(nong) 戶們(men) 隻能在天氣回暖後的3月20日開始大田育秧,育成後,4月底插秧,總用時36天左右。而在這期間,如果遇到倒春寒,秧苗將會(hui) 麵臨(lin) 大麵積損失的風險。

  現在,工廠裏育秧不再受外界氣溫影響,可以提前到3月10日開始育秧。通過智能化數字化控製,總用時也縮短到22天,插秧提早到4月上旬。

  而這“一前一後”節省出來的近20天,讓種植戶們(men) 可以選擇生長時間更長,增產(chan) 更多的早稻新品種。這樣的變化也讓大家種植雙季稻有了更高的積極性。

  據了解,今年湖南省在117個(ge) 區、縣、市全麵推開集中育秧設施的試點建設。巨大的市場需求也在進一步推動農(nong) 業(ye) 科技成果的轉化率。這裏是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南方智能育秧(苗)重點實驗室,在這裏,院校負責前沿技術的研究,農(nong) 機裝備企業(ye) 則負責成果的轉化。目前,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已經開始了高速育秧流水線後續的研發。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