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菌群關鍵代謝物可增強抗癌藥療效
科技日報訊(洪恒飛 柯溢能 記者江耘)記者3月17日從(cong) 浙江大學獲悉,該校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王良靜教授團隊、附屬邵逸夫醫院陳淑潔主任醫師團隊聯合研究發現,一種腸道菌群產(chan) 生的小分子代謝物吲哚丙酸,可以增強抗癌藥物抗PD-1單抗對結直腸癌、乳腺癌、黑色素瘤的療效。相關(guan) 論文發表於(yu) 國際期刊《細胞》。
抗PD-1單抗通過重啟人體(ti) 免疫反應、減少免疫逃逸控製腫瘤發展,可改善晚期患者的預後,提高患者生存率。然而,不同腫瘤類型對免疫治療的反應性大不相同。在結直腸癌患者中,隻有少數病人能從(cong) 抗PD-1單抗等免疫治療中長期獲益,且療效差異很大。
許多研究認為(wei) ,腸道中的微生物可能影響腫瘤免疫治療的療效。經過長達5年的研究,聯合團隊通過對糞便菌群測序、篩選,分離了一株益生菌約氏乳酸杆菌,發現給小鼠定植這種細菌就可以起到增強免疫治療效果的作用,並鑒定出了起效的關(guan) 鍵代謝物——吲哚丙酸。
基於(yu) 單細胞測序和生物信息分析的結果,團隊通過實驗發現,與(yu) 單獨使用抗PD-1單抗相比,補充吲哚丙酸可以顯著減緩小鼠腫瘤生長。值得說明的是,團隊用無菌鼠研究後發現,約氏乳酸杆菌隻能將色氨酸代謝為(wei) 吲哚乳酸,進一步代謝出吲哚丙酸,還需要另一種梭菌屬成員生孢梭菌的幫助。
“這也提示我們(men) ,為(wei) 什麽(me) 有的患者免疫治療效果欠佳,可能是因為(wei) 腸道菌群存在個(ge) 體(ti) 差異,兩(liang) 種相關(guan) 腸道菌株的豐(feng) 度不盡相同。”王良靜告訴記者,目前腸道菌群研究多基於(yu) 實驗動物或環境來源的模式菌株,人源性菌株主要分離自國外人群,缺少功能機製明確的國人來源的共生菌資源。團隊正著力填補這一缺口,已篩選出一係列具有抗癌潛力的核心菌株,並加快進行臨(lin) 床轉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