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農時 有序複耕——河北受災地區春耕春管見聞
受去年洪災影響,河北部分地區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遭受不同程度損失。當前,各地搶抓農(nong) 時,修複農(nong) 田、檢修農(nong) 機、指導病蟲草害防治,有序開展春耕春管工作。
天氣剛剛轉暖,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三坡鎮上莊村的村民們(men) 就開始忙碌起來,他們(men) 按照既定方案修複災毀農(nong) 田和水利設施。各類施工車輛在現場往來穿梭,被洪澇損害的土地正逐漸恢複往日樣貌。
“去年,我們(men) 村730多畝(mu) 耕地被洪水衝(chong) 毀。大家都想趕著春天就把菜種上,現在園子地已經初步墊好,接下來要把灌溉渠修好。”上莊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任全利說,他們(men) 計劃在清明節前後把地給大家分下去。
記者在河北省保定市易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農(nong) 機化技術推廣服務站看到,一台台春耕機具整齊排列,技術人員正拿著扳手、鉗子嫻熟地進行檢修。
“為(wei) 了讓每台農(nong) 機具都能‘健康上崗’,不誤農(nong) 時,易縣16支農(nong) 機服務隊奔走在農(nong) 業(ye) 合作社、種糧大戶和農(nong) 機戶之間,開展農(nong) 機作業(ye) 培訓、機具檢修等工作。”易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農(nong) 機化技術推廣服務站站長王春偉(wei) 說,今年,易縣計劃將2300台拖拉機和配套機具投入春耕工作。
在河北省邢台市寧晉縣年豐(feng) 家庭農(nong) 場,負責人孫維博蹲在地上查看小麥長勢。“眼下處於(yu) 小麥返青期,正是除草、滅菌、殺蟲的關(guan) 鍵節點。”孫維博說,“寧晉縣農(nong) 技員今早給我了一份‘春季麥田病蟲草害防治技術明白紙’,技術要點一目了然。”
2023年8月,受洪災影響,孫維博管理的3600畝(mu) 土地有2400畝(mu) 泡在了水裏。10月中旬洪水退去後,寧晉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消毒管理。眼下,寧晉縣又組織18個(ge) 農(nong) 技包聯小組、138名農(nong) 技員,到田間地頭查苗情、查墒情,送技術、送信息,密切監測小麥莖基腐病、吸漿蟲等病蟲害,實施小麥“一噴三防”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麵積達93萬(wan) 畝(mu) 。
“這塊地的苗情和墒情都很好,但正因如此,病蟲草害也可能更重,要注意防治。”河北省涿州市百尺竿鎮演武莊村的一處麥地裏,涿州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劉金坡和農(nong) 技人員張立亞(ya) 在現場指導農(nong) 戶。
2023年,演武莊村400餘(yu) 畝(mu) 耕地全部在洪水中受損。洪水退去後,村委會(hui) 組織村民修複災毀農(nong) 田和農(nong) 業(ye) 設施,受損耕地全部按時播種了小麥。
眼下,小麥已經進入返青期。涿州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派出農(nong) 技包聯小組和農(nong) 技人員深入農(nong) 村,重點關(guan) 注去年受損農(nong) 田小麥長勢,將農(nong) 資保供、病蟲草害防治、田間技術指導等措施落到實處,確保春耕春管工作順利進行。
“洪災過後,涿州市共播種冬小麥29.02萬(wan) 畝(mu) 。目前來看,小麥苗情較好,壯苗比例較高。由於(yu) 適期晚播、深翻整地、包衣拌種等措施落實到位,苗情接近常年,一二類麥田麵積達到九成,為(wei) 取得較多的畝(mu) 穗數打下堅實基礎。”劉金坡說。(記者蘇凱洋、趙鴻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