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回收循環利用渠道 多措並舉破解回收難題
國務院近日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部署實施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標準提升四大行動,其中回收循環利用行動聚焦回收換新、二手流通、再生利用等環節。回收循環利用為(wei) 何被列入四大行動之中?如何進一步暢通回收循環利用渠道?
“以舊換新”的關(guan) 鍵環節
對廢舊資源進行有效回收循環利用,相當於(yu) 開發“第二礦山”,可以降低對原生資源的需求,減輕礦產(chan) 資源開采對自然環境的壓力。同時,還可以為(wei) 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ye) 發展創造廣闊的市場空間。目前,我國有資源回收利用企業(ye) 超過26萬(wan) 家,產(chan) 值超過3.5萬(wan) 億(yi) 元,預計到2025年,產(chan) 值可達到5萬(wan) 億(yi) 元。
《行動方案》中,以舊換新包括汽車、家電、電子產(chan) 品等消費品。據統計,我國每年主要電器產(chan) 品報廢量超過2億(yi) 台,年均增長20%。這些廢舊產(chan) 品設備中蘊藏著大量可循環利用的鋼鐵、有色金屬、貴金屬、塑料、橡膠等資源。
“回收循環利用行動致力於(yu) 打通靜脈產(chan) 業(ye) ,確保廢舊物品能夠高效回收、科學處理和再利用,進而實現產(chan) 業(ye) 鏈的順暢貫通。”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經濟發展與(yu) 改革部副部長趙維全認為(wei) ,這不僅(jin) 是貫徹全麵節約戰略、提升資源使用效益的關(guan) 鍵舉(ju) 措,更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hui) 秘書(shu) 長唐豔菊表示,實施回收循環利用行動,是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的關(guan) 鍵環節和重要舉(ju) 措,能夠保障各類老舊產(chan) 品的妥善處置、循環利用。推動廢舊電器產(chan) 品流入規範回收拆解渠道,既環保又安全,同時能獲得可循環利用的再生資源,有利於(yu) 緩解資源對外依存、保障資源安全。
回收循環利用還可通過再生利用、二手商品交易、再製造等不同層級的利用方式實現多維度降碳。中國循環經濟協會(hui) 會(hui) 長朱黎陽表示,再生利用可有效減少原材料開采、運輸及生產(chan) 加工過程中的碳排放;二手商品交易、再製造等可延長產(chan) 品使用壽命。據測算,2022年,我國通過推動廢棄物循環利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0億(yi) 噸。預計到2025年,循環經濟對我國碳減排的綜合貢獻率將超過30%。
多措並舉(ju) 破解回收難題
據中國循環經濟協會(hui) 數據顯示,一部手機的平均壽命在2.2年左右。我國平均每年產(chan) 生4億(yi) 部以上廢舊手機,但隻有約5%的廢舊手機能夠進入專(zhuan) 業(ye) 回收平台、“以舊換新”活動等回收渠道。
症結在哪裏?一方麵,廢舊產(chan) 品“賣不上價(jia) ”。在估價(jia) 模式不透明、回收標準不統一的市場環境下,消費者對回收市場的規範性提出了質疑。另一方麵,消費者有“後顧之憂”。智能手機存儲(chu) 了大量個(ge) 人信息,即便格式化處理或者恢複出廠設置,也讓人擔心信息安全問題。
趙維全表示,目前回收循環利用確實麵臨(lin) 一些挑戰。比如,回收利用網絡尚不健全,規範的交投站點數量有限,中轉站和分揀中心建設也相對滯後;回收主體(ti) 普遍規模較小,實力不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回收效率和質量;產(chan) 業(ye) 聚集度有待提高,產(chan) 業(ye) 基地和園區建設仍需加強。
《行動方案》聚焦居民、企業(ye) 產(chan) 生的廢舊設備產(chan) 品在回收時遇到的突出問題,提出加快發展“換新+回收”物流體(ti) 係和新模式,支持企業(ye) 建設逆向物流體(ti) 係,推廣上門取車服務模式等,進一步暢通報廢汽車、廢舊家電家具等產(chan) 品規範回收渠道,推動建立覆蓋麵廣、方便快捷的回收網絡,完善公共機構辦公設備回收渠道。
此外,要加強平台企業(ye) 管理,著力規範二手商品流通交易。近年來,二手閑置市場規模已突破萬(wan) 億(yi) 元,用戶規模達到數億(yi) 人。據統計,2023年二手汽車交易量達1841.33萬(wan) 輛,同比增長14.88%。
《行動方案》針對二手交易市場不規範不便利等問題,部署優(you) 化便利二手車交易登記措施,引導二手商品交易平台建立健全信用評價(jia) 機製,進一步規範了二手車、二手電子產(chan) 品等二手商品的流通秩序和交易行為(wei) ,強化了交易平台管理責任。
瓜子二手車高級副總裁王曉宇表示,瓜子二手車在建立企業(ye) 評價(jia) 機製方麵實施了嚴(yan) 格的標準,確立了二手車商分級體(ti) 係,確保所有車輛都須通過官方的專(zhuan) 業(ye) 檢測,並且引入三方視頻驗車服務,確保驗車過程的透明度。
提升資源再生利用水平
《行動方案》提出,推動資源高水平再生利用。推動再生資源加工利用企業(ye) 集聚化、規模化發展,引導低效產(chan) 能逐步退出。完善廢棄電器電子產(chan) 品處理支持政策,研究擴大廢棄電器電子產(chan) 品處理製度覆蓋範圍。支持建設一批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塑料等再生資源精深加工產(chan) 業(ye) 集群。
趙維全表示,供銷合作社係統將進一步發揮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和組織優(you) 勢,加快完善以龍頭企業(ye) 為(wei) 引領、縣(區)分揀中心為(wei) 支撐、鄉(xiang) 鎮(街道)中轉站為(wei) 節點、村(社區)回收網點為(wei) 終端,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提高回收利用水平。
中國供銷集團所屬中國再生資源集團是國內(nei) 綜合性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ye) ,2022年回收處置各類再生資源超過2000萬(wan) 噸。中國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王雲(yun) 立表示,中再生集團公司將不斷健全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發揮廢家電拆解龍頭企業(ye) 的引領和帶動作用,全力提升包括家電在內(nei) 的各類廢舊消費品的回收能力。同時,加強與(yu) 大型家電生產(chan) 企業(ye) 的合作,開展生產(chan) 殘次品回收和以舊換新等業(ye) 務合作,提升前端資源掌控能力。
此外,廢舊產(chan) 品設備回收循環利用需要統籌各領域資源,匯聚政府、企業(ye) 、科研機構和公眾(zhong) 等力量,打好“政策、市場、科技、社會(hui) ”組合拳。朱黎陽表示,要加快完善相關(guan) 法律法規,強化對廢舊產(chan) 品設備回收、利用的監督管理;推動企業(ye) 在自主創新上下大功夫,積極探索新的商業(ye) 模式和管理模式;加大科研機構投入,探索更環保高效的回收循環利用技術,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動員社會(hui) 公眾(zhong) 積極踐行綠色消費理念,主動將淘汰下來的汽車、家電、手機等廢舊產(chan) 品在規範的二手市場進行交易,或交由規範的回收拆解企業(ye) 進行處置,實現資源高效循環利用。(記者劉 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