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月初5800元月底7225元 新能源車保費漲價難題怎破解?

發布時間:2024-03-25 09:51: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月初報價(jia) 5800元 月底報價(jia) 7225元 換了一家保險公司報價(jia) 過萬(wan)

  新能源車保費漲價(jia) 難題如何破解

  “保險公司月初報價(jia) 5800元,月底報價(jia) 7225元。換了一家保險公司,報價(jia) 居然達到11300元。”

  新能源車車主袁女士吐槽說,“第一年無出險,第二年為(wei) 何保費還漲價(jia) ?”與(yu) 年初時被拒保不同,最近有車主發現新能源車保費越來越高,有變相拒保之嫌。

  據公安部統計,截至2023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041萬(wan) 輛,占汽車總量的6.07%。

  以平均每輛車4000元保費估算,這意味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盤子有近千億(yi) 元,為(wei) 何險企不願意承保新能源車險?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破解新能源車險的貴與(yu) 難,還需要險企、車企及監管層等多方形成合力,推動相關(guan) 數據共享,才能讓新能源車險定價(jia) 更合理。

  新能源車出險 維修遭遇難題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新能源汽車承保環節凸顯的主要矛盾不僅(jin) 表現在價(jia) 格貴、舊車續保難等,還有新能源車出險時,險企、維修廠和車主的維修意見不一致,導致理賠糾紛多的問題。

  例如,有消費者投訴自己的汽車托底後傷(shang) 及電池包,她到4S廠家維修時對方告知需更換整個(ge) 電池包,保險公司認為(wei) 隻需部分維修,拒絕接受全部更換的方案,雙方發生嚴(yan) 重分歧。

  業(ye) 內(nei) 人士解釋說,最新發布的零整比調查顯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包單件零整比超過49%,這意味著更換電池包要花費將近一半的車價(jia) 。

  據了解,2021年保險行業(ye) 協會(hui) 已發布《新能源汽車商業(ye) 保險專(zhuan) 屬條款(試行)》《新能源汽車駕乘人員意外傷(shang) 害保險示範條款(試行)》;中國精算師協會(hui) 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商業(ye) 保險基準純風險保費表(試行)》。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專(zhuan) 屬車險出台,按照傳(chuan) 統定價(jia) 機製,在定價(jia) 模型中加入了電動項“因子”,將電機、電池、電控“三電”係統正式納入保障,還覆蓋行駛、停放、充電及作業(ye) 的場景,並增加了一些附加保險。

  險企遭遇兩(liang) 大難題 定價(jia) 難、賠付率高

  有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新能源車險由於(yu) 其技術方麵特殊性,定價(jia) 難、賠付率高是險企需要解決(jue) 的兩(liang) 大難題。這主要是因為(wei) 我國新能源車保險服務及定價(jia) 係統處於(yu) 起步階段,風控模型技術亟待完善發展,定價(jia) 手段相對滯後。新能源汽車在出險率、案均賠款等方麵都與(yu) 傳(chuan) 統燃油車有著明顯差距。

  目前,各公司費率方案依據銀保監會(hui) 統一製定的基本費率再加以一定幅度的調整,但大多數保險公司自主確定的費率調整係數尚未結合新能源汽車的特殊構造與(yu) 風險特點。新能源汽車發展時間較短,經驗數據積累不足,潛在問題尚未充分顯現。新能源汽車車輛的特定風險因素,包括電池故障、充電故障、自燃責任等,增加了車輛的出險幾率。保險公司也未建立起依托於(yu) 各類數據的事故理賠數據庫,進一步加大了保險公司開發設計險種時進行合理費率厘定的難度。

  根據中國銀保信數據,家用新能源汽車核心動力的損毀率是燃油車發動機事故率的3倍。新能源車型維修成本較高。一方麵新能源汽車電池等關(guan) 鍵部件的損耗和殘值評估標準不完善,製造采取壓鑄工藝的越來越多,且車身預裝各類傳(chuan) 感裝置,加上車型更新換代過快,零配件難以成規模,造成維修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麵新能源汽車的查勘和定損的理賠人員需要專(zhuan) 業(ye) 技能,人力成本也更高。

  即便是車企親(qin) 自參與(yu) 經營車險也仍沒實現盈利。根據特斯拉財報透露出的相關(guan) 數據顯示,特斯拉在美國的保險業(ye) 務從(cong) 最開始開展一直到2022年底,保費收入累計3億(yi) 美元。2023年前9個(ge) 月,特斯拉財產(chan) 與(yu) 傷(shang) 亡險承保保費為(wei) 4800萬(wan) 美元,其中承保淨虧(kui) 損為(wei) 1300萬(wan) 美元,綜合成本率為(wei) 146%。特斯拉普通保險前9個(ge) 月的保費為(wei) 1800萬(wan) 美元,其中承保淨虧(kui) 損為(wei) 300萬(wan) 美元,綜合成本率為(wei) 121%。兩(liang) 者合計虧(kui) 損超過1600萬(wan) 美元。

  多家車企設立保險經紀公司

  相對於(yu) 存量汽車,新能源車的市場份額約為(wei) 1/20,現有的3億(yi) 台存量燃油車退出市場還有很長時間。對數量龐大的燃油車存量汽車市場,險企經營比較成熟,綜合費用率可控製在100%以內(nei) 。新能源車險在行業(ye) 內(nei) 出現整體(ti) 虧(kui) 損時,保險主體(ti) 可能根據傳(chuan) 統的精細化管理要求,收緊承保管控,降低承保數量,降低新能源車險業(ye) 務發展積極性,以規避虧(kui) 損風險。

  一位財險公司的業(ye) 內(nei) 人士說,從(cong) 目前的情況看,險企確實存在對搶占新能源車險市場缺乏充足動力的情況。

  對此,車車科技創始人兼CEO張磊參加業(ye) 內(nei) 論壇時指出,新能源汽車的迅猛發展使得車險成為(wei) 消費者購買(mai) 電動車後的最大消費之一,每年的成本在5000至10000元之間,遠高於(yu) 加電和保養(yang) 成本。因此,車企對保險的戰略部署越來越重視。蔚來汽車、寶馬、理想汽車等多家車企都設立了保險經紀公司,比亞(ya) 迪收購了一家保險公司。保險公司本身對於(yu) 新能源車險業(ye) 務也紛紛加大科技投入,人保、平安、太平洋等巨頭公司都設立了獨立的科技板塊,對新能源保險進行專(zhuan) 項研究。

  監管出手要求優(you) 化新能源車險定價(jia) 機製

  今年1月18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財產(chan) 保險監管司麵向各監管局財產(chan) 保險監管處、各有關(guan) 財產(chan) 險公司下發了《關(guan) 於(yu) 切實做好新能源車險承保工作的通知》。從(cong) 5個(ge) 方麵對財產(chan) 險公司、各監管局財險處提出要求。強調各家財險公司應提高政治站位,明確交強險不得拒保,商業(ye) 險應願保盡保,同時要求各險企全麵排查整改,取消不合理承保限製。《通知》還要求大型財險公司要發揮行業(ye) 頭雁作用。

  今年兩(liang) 會(hui) 期間,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yun) 澤在“部長通道”集中采訪活動中回答媒體(ti) 記者提問時表示,正在研究降低乘用車貸款首付比,同時進一步優(you) 化新能源車險的定價(jia) 機製。

  監管部門多次針對新能源車險價(jia) 格高企等問題發文,涉及整頓行業(ye) 費率、要求不得“一刀切”拒保等。3月18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遼寧監管局表示,對新能源車險承保政策和考核指標開展全麵排查,調整對新能源車險設置的不合理考核目標。不得拒絕或者拖延承保交強險,不得在簽訂交強險合同時要求投保人簽訂商業(ye) 保險合同或提出其他附加條件,確保“交強險不得拒保,商業(ye) 險願保盡保”。

  破解新能源車險的貴與(yu) 難,還需要險企、車企及監管層等多方形成合力,推動相關(guan) 數據共享,才能讓新能源車險定價(jia) 更合理。(文/記者藺麗(li) 爽 統籌/池海波)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