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辦社區食堂不能隻講麵子不講效益

發布時間:2024-03-26 14:41: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馬青

  近年來,社區食堂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為(wei) 解決(jue) 老年人“吃飯難”問題提供了有力支持。然而,據媒體(ti) 報道,部分地方的社區食堂卻陷入運營困境,甚至出現了“開9家虧(kui) 6家”的現象。

  據統計,2023年新注冊(ce) 的各類社區食堂超過1700家,但與(yu) 此同時,部分食堂停止了經營,遍及北京、西安、沈陽、杭州等多個(ge) 城市,有些食堂甚至開業(ye) 不足兩(liang) 個(ge) 月即關(guan) 門,上百位老人預付卡無法退款。記者調查發現,中部某省老年食堂虧(kui) 損麵達到61.77%;江蘇蘇州共建成助餐點2059個(ge) ,但實際運營隻有913家,其中有一半助餐點處於(yu) 虧(kui) 損運營狀態。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曾對40家老年餐桌機構開展典型調研,結果顯示,有55%的食堂經營機構表示,餐費價(jia) 格很難與(yu) 成本同步,虧(kui) 損缺口有加大趨勢。

  社區食堂怎麽(me) 了?

  餐飲經營沒有秘密,無非就是控製成本和增加收益。跟市場化的餐飲企業(ye) 相比,社區食堂具有更強的公益屬性,價(jia) 格實惠是王道。在開辦初期,政府部門和社會(hui) 力量往往共同扶持,通過減免房租、稅收優(you) 惠、財政補貼、企業(ye) 讚助等多種方式降低成本。但政策紅利是有限的,如果不能靠正常經營來覆蓋成本,這樣的經營模式就難以為(wei) 繼了。

  增加收益需要有穩定的客流,但與(yu) 設想不同的是,實際服務人數遠低於(yu) 預期。武漢大學社會(hui) 學院副教授王德福調研發現,蘇州老年助餐理論供客量為(wei) 12萬(wan) 人,日均實際服務量隻有2.4 萬(wan) 人;無錫宜興(xing) 助餐服務中心(點)日均服務人數約為(wei) 3100人,僅(jin) 占全體(ti) 老人的1.22%;青島2023年985處助餐機構服務95萬(wan) 人次老年人,平均每處每天僅(jin) 服務3人次。

  需求與(yu) 供給為(wei) 什麽(me) 脫節?定位不準,高估客流。老年人是一個(ge) 年齡跨度較大的群體(ti) ,需求各異,不少老人在身體(ti) 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並沒有一日三餐外包的習(xi) 慣。因此,社區食堂的剛需對象是那些高齡的、獨居的或自理能力不足的老人,這部分老人有多少,在辦食堂之前需要準確摸底,否則有可能高估了客流。一些地區為(wei) 了追求“全覆蓋”,盲目擴張社區食堂數量,導致供給遠大於(yu) 需求。

  福利泛化、資源浪費。社區食堂的政策紅利目前還不能做到全民普惠,政府的托底式服務應重點保障低收入、高齡獨居等困難群體(ti) 。可是,目前的補貼方式是補貼運營,也就是說,不管是不是困難群體(ti) ,都享受了低價(jia) “福利”,老人們(men) 的收入水平、經濟條件不盡相同,這樣的補貼方式是最不經濟的。

  隻靠補貼,經營策略單一。有些社區食堂過於(yu) 依賴政府補貼,缺乏市場化運營機製,為(wei) 了節省房租,選址不考慮經營需要,不從(cong) 顧客的便利性出發;長期打低價(jia) 牌,在菜品質量提升和花樣翻新上,供給不足。餐飲是市場競爭(zheng) 非常充分的行業(ye) ,麵對周邊生龍活虎的小餐館、快餐店、麵條館……客人們(men) 很快就失去再來的興(xing) 趣。

  社區食堂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堅持“民生保障”的原則,精準定位目標群體(ti) ,把“好鋼用在刀刃上”,將有限的福利資源用於(yu) 解決(jue) 最剛需、最迫切的問題。在相關(guan) 課題調研中,有學者發現,一方麵是城市中,社區食堂被淹沒在爭(zheng) 奇鬥豔的餐飲市場裏,另一方麵卻是鄉(xiang) 村中最需要助餐的高齡、獨居和困難老人,難以獲得相應服務。因此,辦好社區食堂,需要“回到初心”,先從(cong) 剛需群體(ti) 出發,以生活自理能力、經濟承受能力等指標為(wei) 依據,將助餐福利精準地向困難群體(ti) 傾(qing) 斜。

  辦好社區食堂,一定要有市場意識。優(you) 化運營模式,探索多元化融資渠道,引入市場化機製,可以在菜品種類和定價(jia) 策略上做更精細化、階梯式的區分,用優(you) 惠的、清淡的、軟爛的,吸引老年群體(ti) ;用隨行就市的、豐(feng) 富的、口味多元的餐飲種類,吸引年輕群體(ti) 。要知道,沒有時間精力做飯,又不想一直吃外賣的年輕人,也時常流露出對食堂就餐的向往。不妨對現有的社區食堂做一做評估,確實缺乏運營條件,就及時撤並或轉型,別在貪多求全中浪費資源。

  社區食堂是惠民工程,是解決(jue) 老年人“吃飯難”的“解藥”,不能隻講麵子不講效益。前期的科學規劃、合理的市場運營、有效的資源整合、事後的監管驗收,每個(ge) 環節都缺一不可,期待有關(guan) 部門及時總結經驗教訓,使這一民生工程行穩致遠。(馬青)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