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科技前沿】我科學家首次觀察到引力子的“投影”

發布時間:2024-03-29 14:3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科技前沿】

  光明日報南京3月28日電(記者蘇雁、杜倩)記者從(cong) 南京大學獲悉,該校物理學院杜靈傑教授團隊在量子物理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首次觀察到引力子在凝聚態物質中的“投影”。相關(guan) 論文28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上。

  杜靈傑介紹,引力子和引力波對應,後者已被實驗所證實,而引力子尚未被直接觀察到。“引力子是廣義(yi) 相對論與(yu) 量子力學理論相結合的產(chan) 物,如能證實這種神秘粒子存在,可能有助於(yu) 實現兩(liang) 大理論的統一,對當代物理學意義(yi) 重大。”

  近年來,有理論預言,凝聚態物質中可能存在一種“分數量子霍爾效應引力子”,由於(yu) 它的行為(wei) 規律與(yu) 引力子類似,被形象地稱作引力子的“投影”。

  早在2019年,杜靈傑團隊就在分數量子霍爾效應中發現了一種新的集體(ti) 激發現象。理論物理學界認為(wei) ,這可能是分數量子霍爾效應引力子存在的證據,並提出了實驗方案。

  “但當時國內(nei) 外沒有符合實驗要求的測量設備。因為(wei) 這個(ge) 實驗對設備的要求極高,而且看上去自相矛盾。”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南京大學博士生梁傑輝表示,一方麵,實驗需要極低溫和強磁場——溫度僅(jin) 比絕對零度高約0.05攝氏度,磁場強度要達到地球平均磁場的10萬(wan) 倍以上,雖然這兩(liang) 個(ge) 條件可以通過特殊的製冷機實現;但另一方麵,為(wei) 了開展光學測量,製冷機上必須安裝透光窗戶,這又易導致實驗溫度上升,而機器振動也會(hui) 影響光學測量精度。

  因此杜靈傑帶領團隊,花費數年時間,在南京大學自主設計、集成組裝了一套實驗裝置。

  “你可以把它理解為(wei) 一座兩(liang) 層樓高的‘顯微鏡’。”杜靈傑說,經測試,該裝置的多項測量參數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依靠這一利器,團隊成功在砷化镓半導體(ti) 量子阱中觀察到分數量子霍爾效應引力子,並分別從(cong) 自旋、動量、能量三個(ge) 角度確認了相關(guan) 實驗證據。

  據介紹,這是引力子概念自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被提出以來,首次在實驗中觀察到它的“投影”,該發現對理解全新的關(guan) 聯量子物理以及實現拓撲量子計算機的運行具有重要意義(yi) 。

  《光明日報》(2024年03月29日 08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