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讓就業服務更“智慧”

發布時間:2024-03-29 14:36:00來源: 人民日報

  要用足用好數字技術,推動智慧就業(ye) 走深走實,為(wei) 廣大求職者和招聘單位提供更快更準、更高質量的就業(ye) 公共服務

  在上海,高校畢業(ye) 生擇業(ye) 對接會(hui) 首次設置智慧就業(ye) 專(zhuan) 區,能“刷臉”投簡曆的“1號求職機”吸引不少人嚐試;在浙江杭州,一場大學生專(zhuan) 場招聘會(hui) 上線AI麵試官,能模擬專(zhuan) 家培訓麵試技巧;在山東(dong) 濟南,一場“春風行動”直播帶崗,線上互動達20萬(wan) 人次……近期,數字技術、智慧服務加速融入各地的春季招聘,為(wei) 求職者帶來新體(ti) 驗。

  智慧就業(ye) 服務,為(wei) 更好解決(jue) 就業(ye) 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提供了新路徑。2024屆高校畢業(ye) 生規模預計1179萬(wan) 人,當前農(nong) 民工總量近3億(yi) 人,登記在冊(ce) 經營主體(ti) 數量達到1.84億(yi) 戶,就業(ye) 與(yu) 用工對接需求與(yu) 日俱增。但是,一邊是求職者對未來工作不夠了解、選擇困難,一邊是企業(ye) 對人才情況掌握不清,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就業(ye) 匹配度和成功率,就業(ye) 信息不對稱問題亟待解決(jue) 。以數字技術為(wei) 支撐的智慧就業(ye) 服務,能有效降低求職招聘的搜尋成本和溝通難度,破解信息不對稱難題,提升就業(ye) 服務質效。

  隨著數字技術不斷升級,智慧就業(ye) 在就業(ye) 公共服務中發揮出更大作用。比如,對求職者而言,線上招聘不僅(jin) 增加了就業(ye) 渠道,還有效延展了招聘活動的內(nei) 容和範圍。與(yu) 線下招聘相比,其傳(chuan) 播範圍更廣、程序更簡便。這大大便利了異地求職,同時有利於(yu) 集成更多招聘企業(ye) 和人力資源機構的信息,提供更豐(feng) 富的就業(ye) 機會(hui)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優(you) 化就業(ye) 創業(ye) 指導服務”。著眼未來,要用足用好數字技術,推動智慧就業(ye) 走深走實,為(wei) 廣大求職者和招聘單位提供更快更準、更高質量的就業(ye) 公共服務。

  通堵點,強化人崗匹配。當前,部分院校學科專(zhuan) 業(ye) 結構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需求不匹配,是形成就業(ye) 結構性矛盾的一個(ge) 重要原因。加強校企合作,搭建教育和產(chan) 業(ye) 數據互通的智慧平台,有利於(yu) 院校及時掌握不同專(zhuan) 業(ye) 的就業(ye) 情況,動態調整招生計劃和學科設置,形成更精準的“就業(ye) —招生—培養(yang) ”聯動反饋機製。

  補短板,提升就業(ye) 質量。我國製造業(ye) 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對許多一線崗位提出更高的數字技能要求,並催生了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等新職業(ye) 。填補新型技能人才缺口,企業(ye) 自主培養(yang) 能力有限,智慧就業(ye) 服務則大有可為(wei) 。比如,將就業(ye) 與(yu) 培訓緊密結合,運用短視頻等平台開發、推廣技能培訓課程,幫助落實終身職業(ye) 技能培訓,這有助於(yu) 加快提高勞動者素質,實現更高質量就業(ye) 。

  聚合力,完善政策鏈條。穩就業(ye) 是一項涉及多部門、多主體(ti) 、多環節的係統工程。無論是加強減稅降費、資金獎補、融資便利等相關(guan) 政策配合,還是打造就業(ye) 監測、用工對接、兜底幫扶等就業(ye) 服務閉環,都有必要加快構建一體(ti) 化、數字化信息管理平台,通過業(ye) 務聯動、數據共享、科學管理等匯聚穩就業(ye) 合力,讓智慧服務更好支撐就業(ye) 創業(ye) 全過程。

  全麵實施數字人社建設行動、更多事項“智能聯辦”、建設全國統一的就業(ye) 公共服務平台……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主要負責人介紹了下一步工作,“數字賦能打造智慧服務”是重點之一。隨著智慧就業(ye) 服務加速普及,“政策找人”會(hui) 更給力,“人崗匹配”將更精準,從(cong) 而讓高質量充分就業(ye) 惠及更多群眾(zhong) 。

  作者:邱超奕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