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醫生:3-5月精神疾病複發率占全年70%以上
央廣網北京3月29日消息(記者 雷妍)“春天是心理疾病高發時期,最常見的包括抑鬱症、焦慮症、季節性情感障礙等。”北京兒(er) 童醫院順義(yi) 婦兒(er) 醫院精神心理科曹鑫慧介紹,這些心理疾病可能導致情緒低落、焦慮不安、睡眠障礙、食欲減退等症狀,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
3-5月精神疾病複發率占全年70%以上
春天氣溫逐漸升高,天氣多變,這種氣候變化可能導致人體(ti) 內(nei) 分泌失調,影響人們(men) 的情緒和心理狀態。曹鑫慧介紹,據統計,每年3-5月,精神疾病複發率占全年的70%以上。春天的晝夜時長變化較大,容易導致生物鍾紊亂(luan) ,從(cong) 而影響睡眠質量,加劇心理疾病的發生。同時,春季通常是工作或學習(xi) 的繁忙時期,生活壓力較大,可能導致人們(men) 出現焦慮、抑鬱等情緒問題。
出現5個(ge) 症狀要警惕
1.經常失眠和記憶力減退:出現無明顯原因的失眠,無痛苦體(ti) 驗,不主動就醫,有的即使是徹夜不眠,次日仍毫無倦意,記憶力減退,思維內(nei) 容散漫,言語雜亂(luan) ,動作增多等。
2.性格改變:原來是熱情、樂(le) 觀、合群、善於(yu) 交往的外向型性格的人,突然變得沉默寡言、孤獨、對以往合得來的人亦不理或疏遠。
3.情緒反常:精神病人的情緒改變亦往往是毫無原因的,即使小“刺激”,也會(hui) 引起大“反應”,比如一會(hui) 兒(er) 對人過度熱情,一會(hui) 兒(er) 又變得無比冷漠。
4.過分多疑:這類人對周圍人的一言一行都特別敏感,如聽到有人講話,就懷疑在議論自己,甚至有人咳嗽也疑為(wei) 針對自己的,這種多疑和正常人的多疑不同的是,雖經事實證實而否定,但患者仍堅信不移,無法說服。
5.動作和行為(wei) 異常:如具有被害妄想的病人往往對妄想的對象突然發生攻擊行為(wei) ,情緒高漲的的躁狂症病人可有過分裝飾,或“慷慨相助”或管閑事等表現。
常冥想多社交 留住“好心情”
1.保持良好的生活習(xi) 慣: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避免熬夜。此外,保持均衡飲食,增加戶外活動,也有助於(yu) 調節情緒,預防心理疾病。
2.增加心理調節能力:學習(xi) 一些心理調節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可以幫助緩解壓力,調節情緒。同時,保持積極的心態,關(guan) 注自己的情緒變化,及時尋求幫助。
3.尋求專(zhuan) 業(ye) 幫助:如果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有心理疾病的症狀,應及時尋求專(zhuan) 業(ye) 幫助。心理醫生可以通過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等手段幫助患者緩解心理症狀,預防心理疾病的進一步發展。
4.加強社會(hui) 支持:親(qin) 朋好友的支持對於(yu) 預防和緩解心理疾病具有重要意義(yi) 。我們(men) 應該關(guan) 注身邊的人,尤其是那些可能受到心理疾病困擾的人,給予他們(men) 關(guan) 心和支持。同時,通過社交活動、參加興(xing) 趣小組等方式擴大社交圈子,增強社交能力,有助於(yu) 減輕心理壓力,預防心理疾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