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粵港澳大灣區以不到全國0.6%國土麵積 創造全國1/9的經濟總量
央廣網北京3月29日消息(記者王晶)3月2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ju) 行“推動高質量發展”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圍繞“堅定不移推動廣東(dong) 高質量發展 努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作介紹,並答記者問。
廣東(dong)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虎介紹,五年來,廣東(dong) 始終堅持以粵港澳大灣區為(wei) “綱”,攜手港澳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主要體(ti) 現在五個(ge) 方麵:
一是經濟綜合實力再上台階。大灣區經濟總量從(cong) 2018年10.8萬(wan) 億(yi) 元,到2023年突破14萬(wan) 億(yi) 元,大灣區以不到全國0.6%的國土麵積,創造了全國1/9的經濟總量。實體(ti) 經濟發展成色更足,廣東(dong) 已形成新一代電子信息、綠色石化等8個(ge) 萬(wan) 億(yi) 元級產(chan) 業(ye) 集群。
二是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高水平人才高地等建設全麵推進,鵬城、廣州實驗室等“國之重器”相繼布局。目前已經擁有7.5萬(wan) 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ye) ,湧現出華為(wei) 、騰訊、比亞(ya) 迪、美的、格力等一批科技領軍(jun) 企業(ye) 。“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四年排名全球第二。廣東(dong) 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7年排在全國第一。
三是內(nei) 聯外通網絡加速完善。廣東(dong) 高鐵運營裏程達2838公裏、“軌道上的大灣區”更加完善,港珠澳大橋建成運營,大灣區主要城市間基本實現1小時通達。大灣區機場群旅客年吞吐能力超過2.8億(yi) 人次,港口群集裝箱年通過能力超8500萬(wan) 標箱。航線網絡覆蓋了全球主要城市和世界主要貿易港口。
四是重大合作平台建設加快推進。橫琴分線管理運行平穩有序,今年3月1日正式運行。稅收政策紅利惠及粵澳兩(liang) 地;前海出台全國首部投資者保護條例,積極推進與(yu) 香港開展金融和法律等現代服務業(ye) 合作;南沙已落地期貨、航運、數據三大交易所,中國企業(ye) “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揭牌運作;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起勢良好。
五是市場一體(ti) 化水平逐步提高。“港澳藥械通”“灣區社保通”“跨境理財通”以及“政務服務”跨境通辦等一批標誌性事項落地實施。自“澳車北上”和“港車北上”政策實施以來,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港澳單牌車已突破200萬(wan) 輛次。三地共同公布涵蓋食品、中醫藥、養(yang) 老等領域的“灣區標準”已經達到183項。
接下來,廣東(dong) 將攜手港澳積極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為(wei) 世界級的灣區、發展最好的灣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