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天津:充電設施建設解民憂

發布時間:2024-04-01 10:0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見習(xi) 記者 王曉飛 光明日報記者 董山峰 劉茜

  “新車棚建好了,電動車充電、停放有了位置,不會(hui) 被日曬雨淋了。”天津市西青區張家窩鎮家興(xing) 裏社區居民高興(xing) 地說。

  家興(xing) 裏社區是張家窩鎮的回遷社區,許多居民習(xi) 慣電動車出行,隨著小區電動車數量增加,原有的自行車棚難以滿足居民的存放和充電需求。家興(xing) 裏社區負責人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問題,充分征求居民意見和建議,最終確定在社區18號樓和20號樓之間的位置新增一處電動車車棚,同時對原有的自行車車棚進行拆除改造。

  “該項目是2023年區級民心工程項目,2023年3月進行了招投標,8月底正式投入使用,建築麵積約444平方米,其中封閉式車棚麵積約376平方米,能同時滿足152輛電動自行車充電需求,敞開式車棚約67.5平方米,能同時滿足20輛電動三輪車充電需求。”張家窩鎮工作人員王凱介紹。

  封閉式車棚采用無人看管模式,前來存車的居民通過刷卡、指紋或人臉識別出入,並設有門禁係統,每輛車進出都有記錄,車棚內(nei) 部安裝了無死角監控。特別是車棚內(nei) 的智能充電樁具有過熱保護、過流保護、防雷擊等功能,棚頂還設有煙感係統以防發生火災。

  此外,張家窩鎮還根據各社區的特點,在無法建設更多充電車棚的社區,布局了充電樁和充電櫃。“這些看起來像快遞櫃一樣的櫃子,就是電動自行車電池充電櫃。”王凱說,充電櫃占地麵積小,投資成本低,對於(yu) 空間有限的社區來說是很好的選擇。目前,張家窩鎮回遷社區有充電櫃60台,老舊小區有35台,為(wei) 居民的電動車充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據介紹,按照《2023年民心工程居民小區公共充電樁建設實施方案》,去年天津全市各區完成了2000台居民小區公共充電樁建設。

  “一般鄉(xiang) 鎮、過境高速、電動公交、4A級以上景區實現充電站點全覆蓋。”國網天津電動汽車公司建設運營部主任趙迎春介紹,截至目前,國網天津電力建設運營充電站已達1685座,擁有充電樁12752台,形成了城市核心區0.9千米、市區3千米、郊區5千米的充電服務圈。到2025年,將基本建成以大型綜合性充電場站為(wei) 支點、以主幹交通網沿線和區域中心點位中型充電場站為(wei) 骨架、以分散式小型場站為(wei) 輻射的充電基礎設施網絡。

  《光明日報》(2024年04月01日 10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