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醫療有保障”成果持續鞏固——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回應相關熱點問題
光明日報記者 邱玥 光明日報通訊員 張熙
4月11日,國家醫保局發布的《2023年醫療保障事業(ye) 發展統計快報》顯示,2023年底,我國實現基本醫保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的目標,基本醫保參保人數達13.34億(yi) 人。同日,在國家醫保局舉(ju) 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hui) 上,國家醫保局有關(guan) 負責人就“基本醫療有保障”成果進行了詳解。
基本醫保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
“我國在鞏固拓展全民參保成果方麵取得新成效。”國家醫保局規劃財務和法規司副司長朱永峰表示,鞏固拓展全民參保的目的,在於(yu) 讓廣大人民群眾(zhong) 享有更廣泛、更公平、更可持續的醫療保障。
朱永峰介紹,截至2023年底,我國基本醫保參保人數達13.34億(yi) 人。2023年,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3.71億(yi) 人,參加居民基本醫療保險9.63億(yi) 人,職工醫保參保人數增加900萬(wan) 人,占全部參保人數的27.8%。在2022年剔除省(自治區、直轄市)內(nei) 重複參保、無效數據近4000萬(wan) 人的基礎上,2023年繼續剔除跨省重複參保1600萬(wan) 人,考慮“去重”影響後,參保人數在2023年實際淨增約400萬(wan) 人。2023年,全國近8000萬(wan) 低收入人口享受到參保資助,經濟負擔得到有效減輕。農(nong) 村低收入人口參保率持續穩定在99%以上,弱勢群體(ti) 利益得到有效保障,“基本醫療有保障”成果持續鞏固。
到今年3月底,居民醫保參保規模與(yu) 2023年同期基本持平,基本醫保製度基礎穩固。
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便利度不斷提升
“近年來,國家醫保局聚焦人民群眾(zhong) 就醫結算痛點、堵點、難點問題,全力推進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國家醫保局醫療保障事業(ye) 管理中心副主任隆學文表示。
隆學文介紹,2023年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取得明顯成效。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突破50萬(wan) 家,達55.04萬(wan) 家,比2022年底增長68.37%。全年住院跨省直接結算人次突破千萬(wan) ,達1125.48萬(wan) 人次,比2022年增加557萬(wan) 人次,增長近1倍。全年門診跨省直接結算人次達1.18億(yi) 人次,比2022年增加8542萬(wan) 人次,增長2.63倍。其中,已經開通跨省直接結算的5種門診慢特病結算331萬(wan) 人次,減少墊付33.52億(yi) 元。
隆學文表示,今年,國家醫保局將進一步擴大跨省聯網定點醫院的範圍,推動各地有能力開展門診慢特病診療的定點醫院應上盡上,讓門診慢特病患者異地就醫結算更方便。在此基礎上,還將進一步擴大門診慢特病病種範圍,增加3至5種覆蓋人群多、藥物治療為(wei) 主、待遇差異小的門診慢特病病種,讓更多的門診慢特病患者能享受異地直接結算。
確保困難群眾(zhong) 看病有製度保障
醫療救助製度是我國醫療保障製度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醫保局待遇保障司司長樊衛東(dong) 表示,2021年以來,醫保部門聚焦鞏固提升“基本醫療有保障”成果,統籌完善過渡期醫保幫扶政策,逐步實現從(cong) 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三重製度(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常態化保障過渡,同步建立健全防範化解因病返貧致貧長效機製,充分發揮醫保製度助力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積極作用。
“中央財政持續加大居民醫保參保補助力度,同時醫療救助根據困難程度對困難群眾(zhong) 參保個(ge) 人繳費部分分類資助,其中全額資助特困人員,定額資助低保對象以及符合條件的防止返貧監測對象。我們(men) 還建立了部門間信息共享機製,通過加大參保信息核查比對,強化疑似未參保人員和流動人口參保動員,全力確保困難群眾(zhong) ‘看病有製度保障’。”樊衛東(dong) 介紹,2023年醫療救助共資助約8000萬(wan) 困難群眾(zhong) 參保,監測的農(nong) 村低收入人口參保率穩定在99%以上。
在談及三重製度保障時,樊衛東(dong) 表示,三重製度發揮了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的綜合效應,梯次減輕了群眾(zhong) 的醫療負擔。2023年三重製度惠及農(nong) 村低收入人口就醫1.8億(yi) 餘(yu) 人次,幫助減輕費用負擔1883億(yi) 元。經三重製度報銷後,有近一半的困難群眾(zhong) 年度住院醫療費用負擔在一千元以下。
“下一步,我們(men) 將持續改革完善醫療救助製度,推動建立多元化醫療救助體(ti) 係,統籌提高困難家庭大病患者救助水平;支持慈善組織等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救助保障,更好發揮保障合力,滿足低收入困難群眾(zhong) 多元化保障需求。”樊衛東(dong) 表示。
《光明日報》(2024年04月12日 10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