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北京冬奧組委誌願者部副部長張麗娜:1.9萬名賽會誌願者中35歲以下超9成

發布時間:2022-01-18 09:14: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月17日消息(記者關(guan) 靈子)近日,北京各高校誌願者陸續出征,為(wei) 即將到來的北京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提供誌願服務。1月16日,北京冬奧組委誌願者部副部長張麗(li) 娜在“迎冬奧 新機遇 向未來”青年體(ti) 育國際論壇上表示,當前,冬奧會(hui) 的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已經進入到賽時運行階段。

  從(cong) 招募管理到宣傳(chuan) 培訓,再到激勵保障等各個(ge) 方麵,張麗(li) 娜表示,北京冬奧組委做了大量細致工作。最終,在超過百萬(wan) 的報名者中通過層層選拔和麵試,錄用了近1.9萬(wan) 名賽會(hui) 誌願者。“這19000名誌願者有94%是35歲以下的,可以說青年是我們(men) 整個(ge) 賽會(hui) 誌願者的主力軍(jun) 。”張麗(li) 娜說。

  

  北京冬奧組委誌願者部副部長張麗(li) 娜在青年體(ti) 育國際論壇上(央廣網記者 關(guan) 靈子 攝)

  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誌願者成為(wei) 了城市中的“最美名片”,2022年北京將成為(wei) 世界上首個(ge) “雙奧之城”,這對北京冬奧會(hui) 的誌願服務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為(wei) 引導青年誌願者提升“越是艱難越向前”的意誌和品質,張麗(li) 娜表示,北京冬奧組委在場館裏建立了臨(lin) 時的黨(dang) 團支部,互動開展豐(feng) 富多彩的黨(dang) 建、團建活動。在實地演練方麵,通過各種形式,多次組織高校誌願者前往環境相對嚴(yan) 峻的延慶和張家口賽區場館,實際適應現場環境。同時,在2021年年初和2021年下半年,組織了國際測試賽和國內(nei) 測試活動,選拔誌願者骨幹參與(yu) 到測試活動當中。

  但與(yu) 此同時,誌願服務工作也麵臨(lin) 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張麗(li) 娜看來,誌願服務工作首先要麵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帶來的挑戰,一方麵,誌願者招募以及團建、黨(dang) 建等活動隻能通過線上或小規模形式開展;另一方麵,部分誌願者需要做好長時間在閉環內(nei) 服務和隔離的準備。

  此外,高寒的天氣情況也給誌願者們(men) 帶來了挑戰。延慶賽區和張家口賽區天氣寒冷,體(ti) 感溫度可達到零下30度。“平昌冬奧會(hui) 期間,很多誌願者就是因為(wei) 天氣寒冷,把暖寶寶貼在皮膚上,結果造成了燙傷(shang) 。”張麗(li) 娜說。

  談及冬奧誌願工作中的困難和挑戰,來自清華大學全球創新學院的汪子奇在論壇上通過視頻分享了自己的感受。2018年,汪子奇作為(wei) 百餘(yu) 名中國誌願者之一,參加了平昌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的誌願服務工作。曾在寒風凜冽的崗位上吹過風,也曾為(wei) 賽場唱響國歌而流淚的他,4年後再次成為(wei) 冬奧會(hui) 誌願者。“冬奧誌願帶給我的不僅(jin) 僅(jin) 是那一份光榮與(yu) 成就,還有克服困難和挑戰的自我成長,更多的是在世界舞台上展現中國力量的自豪感。”汪子奇認為(wei) ,作為(wei) 青年誌願者,“不僅(jin) 要做好能夠傳(chuan) 遞愛心的專(zhuan) 業(ye) 能人,還要做好講好中國故事的文化使者。”

  張麗(li) 娜表示,冬奧會(hui) 結束之後,希望這些誌願者們(men) 繼續發揮帶動作用,成為(wei) 在學校裏能夠帶動全體(ti) 的青年學生,在社會(hui) 上能帶動社會(hui) 精神文明的精神火種。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