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誌願者手繪中國元素明信片裝點服務窗口
“這些作品是你們(men) 創作的嗎?”“是的,這些畫裏包含了中國豐(feng) 富的傳(chuan) 統文化,這個(ge) 是春節的對聯,這個(ge) 是餃子。”“作品太可愛了,我很喜歡它!”來自國際奧委會(hui) 聯絡辦公室的外國友人激動地說。
這段對話發生在延慶冬奧村收費卡服務台。每天,來自收費卡領域的工作人員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高校誌願者,都會(hui) 在這裏接受來自世界各國友人的問詢。而粘貼在服務台玻璃窗上的大大小小的明信片和海報,讓原本單調的工作環境變得十分有趣。路過的外國友人往往會(hui) 拿著相機“哢哢哢”,或者指著感興(xing) 趣的手繪圖問上幾句。
“這些作品的創作也來自於(yu) 我們(men) 日常工作時的一些思考。”來自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誌願者李茂粟說。“隨著冬奧村正式開村,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來到了我們(men) 的工作服務台,谘詢各種業(ye) 務相關(guan) 問題。在工作之中我們(men) 發現,很多外國友人不了解我們(men) 的工作時間,經常會(hui) 詢問我們(men) 幾點在崗,影響了整體(ti) 的辦事效率。為(wei) 了解決(jue) 這個(ge) 小問題,我們(men) 就原創了一張年味兒(er) 十足的工作時間海報,用彩色大字標注了工作時間,並在海報中添加了對聯、燈籠、鞭炮等春節元素。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在幫助外國友人的同時,也能讓他們(men) 了解中國傳(chuan) 統文化。”
沒想到的是,誌願者的小作品很快引起了外國朋友的關(guan) 注,他們(men) 紛紛拍照留念,並用鏡頭記錄下這張可愛的“工作時間圖”。
“不少外國友人會(hui) 問海報裏的中國元素是什麽(me) ,我們(men) 就給他們(men) 科普一些如春節、對聯等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小知識。”來自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誌願者錢小寧說。
外國友人對海報的興(xing) 趣讓誌願者們(men) 為(wei) 之振奮,大家在商量之後,準備通過更多的藝術創作,向來自世界各國的朋友傳(chuan) 播中華文化。
“大家的興(xing) 趣給了我們(men) 創作的動力,我們(men) 選取了一些中國傳(chuan) 統節日,以及幾種享譽世界的中國美食,將它們(men) 畫在明信片上,並粘掛在服務台的玻璃上,以此展示中國文化。遇到感興(xing) 趣的外國友人,還會(hui) 當做紀念品贈送給他們(men) ,讓他們(men) 帶回家鄉(xiang) 介紹給更多的外國友人。”李茂粟說。
說來就來,利用業(ye) 務時間,李茂粟和錢小寧開始了設計,另外兩(liang) 名同學負責塗色,用了一周左右的時間,這個(ge) 小團隊設計了20多幅原創手繪明信片,包含了中國功夫、北京烤鴨、中秋節等中國元素。如今,它們(men) 扮靚了服務窗口,成為(wei) 一個(ge) “網紅”打卡點。
來自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誌願者徐馳翀說。“做好普通的日常工作很容易,做到有溫度的服務很難,這也是我們(men) 一直在思考並努力做到的,希望這些小作品可以成為(wei) 連接中外的橋梁,給大家帶來友誼和溫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