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560多人組成稀有血型愛心之家 “熊貓血”誌願者為冬奧隨時待命

發布時間:2022-02-15 08:34:00來源: 北京日報

  冰雪運動的速度與(yu) 激情背後,是高達14%左右的受傷(shang) 率。Rh陰性血型在漢族人口中占比僅(jin) 為(wei) 0.3%,因稀有在我國又被稱為(wei) “熊貓血”,而其在白種人中占比高達15%。歐美國家參賽人數眾(zhong) 多,“熊貓血”血源稀少而需求量大,成了冬奧會(hui) 血液保障麵臨(lin) 的嚴(yan) 峻考驗。如何解決(jue) 燃眉之急?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稀有血型愛心之家的應急獻血誌願者隊伍立了大功。

  為(wei) 解決(jue) “熊貓血”難題,2017年底,作為(wei) 賽區所在地,北京、河北的8家血站建立了跨區域合作的稀有血液庫。全國範圍內(nei) ,省際血液聯動機製也隨即啟動,各地血站紛紛加入籌備稀有血型血液的隊伍當中。1200多單位“熊貓血”從(cong) 全國各地匯聚到北京,經過深低溫技術處理存入冷凍血液庫,成為(wei) 冬奧會(hui) 血液保障工作的“壓艙石”。

  然而,冷凍血液在使用前需要先解凍,並將冷凍保護劑洗滌清除,這個(ge) 過程需要4到5個(ge) 小時。因此,一旦出現突發狀況,傷(shang) 員依然需要新鮮血液應急。“新鮮血液的保質期隻有35天,因此必須儲(chu) 備‘活血庫’——根據對冬奧會(hui) 血液需求的估算,除事先準備每個(ge) 血型10單位的鮮血備血外,其餘(yu) 由招募來的應急獻血誌願者提供,他們(men) 在冬奧會(hui) 期間處於(yu) 隨時待命的狀態。”血液中心血源管理科工作人員齊旭明介紹,這些獻血者主要來自稀有血型愛心之家誌願者。

  稀有血型愛心之家從(cong) 2001年起建立,經過20多年的努力,誌願者隊伍已從(cong) 最初的41人,發展壯大為(wei) 現在的超過3400人。齊旭明負責愛心之家的運營和管理,誌願者們(men) 不論老少,都“愛稱”30出頭的她為(wei) “家長”。北京冬奧會(hui) 日益臨(lin) 近,為(wei) 了爭(zheng) 取能在合適時間捐獻鮮血的誌願者,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員想盡辦法,“溝通需求、確認身體(ti) 條件、核對日程安排……1月初以來,我們(men) 光撥打電話就超過了3000個(ge) 。”齊旭明說。

  最終,一個(ge) 560多人的冬奧應急獻血誌願者隊伍集結完畢,成了冬奧會(hui) 稀有新鮮血液保障工作的堅實後盾。談到“家人們(men) ”,齊旭明十分動情。誌願者中,有一位轉業(ye) 軍(jun) 人周先生,讓她印象最深刻。周先生是去年獻血量最大的誌願者,共計成功捐獻全血和血小板10個(ge) 單位,約2000毫升。疫情期間,他還盡己所能為(wei) 血液中心等醫療機構捐獻防護麵罩。為(wei) 了給冬奧會(hui) 提前備血,他退掉了過年回家的火車票。

  市紅十字血液中心介紹,目前,冬奧會(hui) 稀有血型儲(chu) 備充足,一旦發生傷(shang) 員大量出血,可以第一時間滿足臨(lin) 床用血需求。而讓冬奧比賽充滿“安全感”的,正是雖未身披戎裝,卻能在緊急關(guan) 頭隨時為(wei) 生命集結而出的“熊貓血”戰士們(men) 。本報記者 孫樂(le) 琪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