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CPI、PPI同比漲幅雙雙回落 專家:我國居民消費價格總體平穩 PPI今年上漲空間有限
央廣網北京2月16日消息(記者呂紅橋)國家統計局16日發布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jia) 格指數(CPI)和工業(ye) 生產(chan) 者出廠價(jia) 格指數(PPI)數據。CPI同比上漲0.9%,PPI同比上漲9.1%,漲幅都有回落。專(zhuan) 家分析,我國居民消費價(jia) 格總體(ti) 平穩,PPI今年上漲空間有限。
1月份,CPI同比上漲0.9%,漲幅比上月回落0.6個(ge) 百分點。其中,食品價(jia) 格下降3.8%,非食品價(jia) 格上漲2%。食品中,豬肉價(jia) 格下降41.6%,影響CPI下降約0.96個(ge) 百分點。從(cong) 環比來看,CPI上漲0.4%,由降轉漲。其中,食品價(jia) 格環比上漲1.4%,非食品價(jia) 格環比上漲0.2%。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綜合形勢室主任郭麗(li) 岩說,1月份CPI運行平穩。“鮮果、鮮菜、水產(chan) 品的價(jia) 格環比是有所上漲的,但是糧食價(jia) 格是比較平穩的,肉類包括禽肉類的價(jia) 格是相對穩定的。由此應該說,春節期間重要民生商品供應穩定,價(jia) 格平穩,使得1月份的CPI還是平穩運行的態勢。”
從(cong) 往年情況看,受節日效應影響,1月份食品價(jia) 格環比漲幅往往較高。以2021年和2020年1月份為(wei) 例,環比漲幅都超過了4%。而今年隻有1.4%,明顯偏低。有分析認為(wei) ,這主要是因為(wei) 不少人就地過年,使供應更加充足,同時疫情影響導致“年味不足”,也影響了消費。
對於(yu) 接下來的CPI走勢,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dong) 預計:“今後可能更多要看食品價(jia) 格,還有國際非食品價(jia) 格,這裏邊主要是能源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因為(wei) 現在國際能源的價(jia) 格確實處在比較高的位置,新漲價(jia) 的這部分因素到底會(hui) 對CPI帶來多大影響,現在還沒有能夠完全估計出來。”
1月份PPI同比上漲9.1%,漲幅比上月回落1.2個(ge) 百分點。其中,生產(chan) 資料價(jia) 格上漲11.8%,生活資料價(jia) 格上漲0.8%。從(cong) 環比來看,PPI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1個(ge) 百分點。其中,生產(chan) 資料價(jia) 格下降0.2%,生活資料價(jia) 格持平。劉向東(dong) 判斷,PPI今年上漲空間有限。“PPI漲幅回落,主要得益於(yu) 節前我們(men) 對一些重要的初級產(chan) 品、重要的工業(ye) 原材料采取了很大力度的保供穩價(jia) 政策措施。包括煤炭、鋼鐵這些保供穩價(jia) 的措施,確實使價(jia) 格有效回落。因為(wei) 基數的影響,我們(men) 的PPI肯定是在回落的過程中,總體(ti) 今年上漲的空間相對非常有限。”劉向東(dong) 說。
目前,PPI還沒有大幅回落的跡象。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說,國際大宗商品價(jia) 格走勢仍然有較大不確定性和波動性。溫彬表示:“雖然大宗商品價(jia) 格經曆了去年較快上漲之後逐漸企穩,但今年初以來,玻璃、動力煤、螺紋鋼等價(jia) 格漲幅仍然較為(wei) 明顯。特別是受到地緣政治等因素的影響,國際油價(jia) 持續衝(chong) 高,布倫(lun) 特原油的價(jia) 格漲幅達到20%,重新回到每桶90美元之上。主要經濟體(ti) 通脹高燒不退,由於(yu) 高通脹的壓力,美聯儲(chu) 可能會(hui) 較大力度地收縮貨幣政策。”
溫彬說,國際大宗商品價(jia) 格高企一定程度上會(hui) 帶來輸入性通脹壓力,政策麵還要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溫彬介紹:“宏觀政策要從(cong) 自身的經濟增長、就業(ye) 、通脹等情況出發,加大逆周期的調節力度,加強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協調配合,大力提振內(nei) 需,積極應對發達國家貨幣政策調整,確保我們(men) 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