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創新高 金融靠前發力支持實體經濟穩增長
央廣網北京4月11日消息(記者蔣勇)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央行於(yu) 11日發布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報告,報告顯示,一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新增社融等金融數據都超預期增長。金融靠前發力,對實體(ti) 經濟穩增長形成較強支撐。
截至一季度末,廣義(yi) 貨幣(M2)餘(yu) 額249.77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9.7%,增速分別比2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和0.3個(ge) 百分點。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8.34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6636億(yi) 元。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wei) 12.06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同期多1.77萬(wan) 億(yi) 元。
3月份單月的數據同樣亮眼。3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3.13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3951億(yi) 元。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量為(wei) 4.65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同期多1.28萬(wan) 億(yi) 元。
光大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張旭分析:“顯示出信貸增長的穩定性正在加強,實體(ti) 經濟的融資需求煥發新的生機,貨幣政策的持續滋潤見到了實效。”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說,在2月份金融數據不及預期後,3月金融數據全麵超出預期,“M2增速回升明顯,信貸投放力度加大,社融分項數據均有改善,反映金融持續加大對實體(ti) 經濟的支持力度,寬信用效果開始顯現。”
在一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中,企(事)業(ye) 單位貸款增加7.08萬(wan) 億(yi) 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23萬(wan) 億(yi) 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95萬(wan) 億(yi) 元。從(cong) 3月份單月來看,企業(ye) 的中長期貸款同樣非常穩健。申萬(wan) 宏源首席宏觀分析師秦泰指出:“尤其是3月企業(ye) 中長貸新增達1.34萬(wan) 億(yi) 元,遠超我們(men) 預期的7000億(yi) 元,高基數基礎上仍同比多增148億(yi) 元,考慮到其中所包含的房地產(chan) 開發貸彈性遠大於(yu) 基建融資,估測3月房地產(chan) 開發融資應已經明顯改善至2020年增速。”
專(zhuan) 家分析,3月份M2、社融等數據的強勁表現,其實還跟財政政策靠前發力、財政支出力度加大、專(zhuan) 項債(zhai) 集中發行有很大關(guan) 係。數據顯示,3月財政存款減少8425億(yi) 元,同比多減3571億(yi) 元。3月政府債(zhai) 券新增7052億(yi) 元,同比多增近4000億(yi) 元,為(wei) 上半年基建投資加大力度穩增長提供良好的資金支持。
近期,多地疫情出現反複,對經濟造成一定衝(chong) 擊,市場對央行降準、MLF(中期借貸便利)降息形成一定預期。不過,在秦泰看來,從(cong) 一季度金融數據來看,降準、降息已經沒有那麽(me) 迫切,“考慮到去年二季度本輪地產(chan) 調控收緊時的初心即是遏製東(dong) 部地區、部分一二線城市的地產(chan) 泡沫抬頭,當前央行對可能重新導致這一泡沫化風險的LPR(貸款市場報價(jia) 利率)下調工具預計態度將較為(wei) 審慎。影響更為(wei) 廣泛的各地‘因城施策’采取的下調首付比例、提升房貸可得性、下調本地LPR基礎上房貸利率加點等放鬆購房需求側(ce) 約束的措施效果預計更好。考慮到兩(liang) 會(hui) 前後已經推出的外儲(chu) 利潤上繳財政、MLF持續淨投放、重提再貸款再貼現等工具已經能夠為(wei) 今年的信用擴張提供充足的流動性,年內(nei) 降準、降息的概率均較低。”
張旭對此也持同樣的觀點,“現階段,MLF降息和降準等政策雖有利於(yu) 加大金融對實體(ti) 經濟的支持,但也有可能會(hui) 給保持內(nei) 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增加難度。事實上,貨幣政策工具箱中不僅(jin) 僅(jin) 有MLF降息與(yu) 降準這兩(liang) 個(ge) 工具,諸如再貸款等對金融市場影響小、直接作用於(yu) 貸款市場的政策應該是更為(wei) 穩妥的選擇。”
申萬(wan) 宏源A股策略首席分析師傅靜濤認為(wei) ,當前國家保持了對小微企業(ye) 、民營企業(ye) 的信貸支持力度,同時留抵退稅直接給企業(ye) 補充現金流,加上3月份社融信貸尤其是中長期信貸高增,有助於(yu) 提振市場對經濟恢複的信心,對資本市場短期調整後企穩肯定是有幫助的,“二季度我們(men) 認為(wei) 市場總體(ti) 會(hui) 震蕩磨底,三季度市場的機會(hui) 會(hui) 更好一些。3月中旬市場低點的位置,A股總體(ti) 的性價(jia) 比已經很高,已經可以和2008年、2012年、2016年、2018年、2020年幾個(ge) 重要的曆史低點相提並論了。大底部對應大機會(hui) ,但走出大底是需要時間的。當然,穩增長方向上有持續的政策催化,金融數據驗證改善也會(hui) 帶來階段性的機會(hui) 。總體(ti) 而言,大底部區域保持耐心,但也不用盲目悲觀,找結構性機會(hui) ,為(wei) 三季度的全麵改善、全麵回暖做好準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