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區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應裝盡裝”
“小區裏沒安裝充電樁”“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點位不夠”,居民出行,充電難是大家關(guan) 注的重點。4月12日,北京市城管委一級巡視員柴文忠在《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城市管理發展規劃》新聞發布會(hui) 上介紹,北京將研究製定居住區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和管理意見,到“十四五”末,全市電動汽車充電樁將達70萬(wan) 個(ge) ,力爭(zheng) 2022年底前基本實現全市居住區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全覆蓋。
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一級巡視員馮(feng) 可梁介紹,2022年將力爭(zheng) 完成750萬(wan) 平方米公共建築節能綠色化改造。北京市規自委二級巡視員劉榮華介紹,北京市將對濱水空間進行分類分級引導,重點保護和恢複重要曆史水係、文化遺產(chan) 。
焦點 1
小區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將全覆蓋
新京報此前報道,據交管部門統計,北京市現有300餘(yu) 萬(wan) 輛合規電動自行車。由於(yu) 配套充電設施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除了高層建築仍有市民推車上樓外,一些老舊小區市民飛線充電也屢禁不止,給社區和居民安全帶來隱患。
目前,北京市不少小區陸續建成電動自行車充電車棚。不過,部分小區的電動自行車充電問題仍困擾居民。西城區的吳女士居住在一個(ge) 老舊小區,前不久,小區的自行車棚終於(yu) 安裝了電動自行車充電點位,“這算是解了給自行車充電的燃眉之急。但對於(yu) 整個(ge) 小區來說,這些充電點位依然不夠,而且車棚裏還有大量自行車占據充電點位。”
記者從(cong) 部分小區了解到,目前有的小區已經開展充電點位“2.0”甚至“3.0”建設,北京某小區的物業(ye) 經理告訴記者,居民們(men) 已經逐漸習(xi) 慣了在公共充電點位給電動自行車充電,小區的第二處充電車棚已經建成,第三處充電車棚也即將開始建設。
發布會(hui) 上,柴文忠介紹了市民關(guan) 心的電動自行車充電點位建設問題,他表示:“為(wei) 滿足電動自行車安全充電需求,保障市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力爭(zheng) 2022年底前基本實現全市居住區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全覆蓋。”
焦點 2
“十四五”末電動汽車充電樁達70萬(wan) 個(ge)
除了給電動自行車充電,近年來,市民在出行方麵關(guan) 心的問題還有小區電動汽車充電樁安裝難。
昨日,柴文忠介紹,到“十四五”末,北京市電動汽車充電樁將達70萬(wan) 個(ge) 。他表示,北京市研究製定居住區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和管理意見,支持鼓勵將充電設施電氣化改造納入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推動居住區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應裝盡裝”。平原地區公共充電設施平均服務半徑小於(yu) 3公裏,核心區小於(yu) 0.9公裏,有效緩解市民充電焦慮。
柴文忠表示,“十四五”期間,北京將以街區為(wei) 單元開展城市更新,推動街區係統更新。從(cong) 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三方麵開展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推進1億(yi) 平方米市屬老舊小區水電氣熱管線改造。
此外,北京市城管委還將開展路燈問題專(zhuan) 項治理,完成316條道路路燈補建,實現“有路無燈、有燈不亮”問題動態清零。多舉(ju) 措預防道路塌陷,保障路麵井蓋安全,減少“馬路拉鏈”現象發生。年均地下管線百公裏事故數控製在0.7起以內(nei) 。
在生活垃圾處理方麵,完成一批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焚燒和生化處理能力達到3.1萬(wan) 噸/日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7.5%以上,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焦點 3
將對濱水空間進行分類分級引導
北京市河湖水質改善,濱水漫步成為(wei) 不少市民周末的休閑方式。劉榮華介紹,到2035年,北京市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95%以上,優(you) 質能源比重達到99%以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達到20%以上,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比例達到99%以上。
劉榮華表示,圍繞城市環境品質提升,北京市規自委出台了一係列城市規劃設計導則,包括街道治理、濱水空間、城市色彩、第五立麵、曆史文化街區風貌保護與(yu) 更新、重要市政基礎設施場站等。
北京市將對濱水空間進行分類分級引導,藍綠交織功能融合,重點保護和恢複重要曆史水係、文化遺產(chan) ,展現古都風韻。同時,提升濱水空間的可達性、貫通性、遊賞性,增強濱水空間的活力;修複河道水文功能,打造與(yu) 城市景觀相互交融、綠色健康的生態廊道。
街道更新治理方麵,在空間上,將引導紅線內(nei) 外、地上地下的空間一體(ti) 化設計,合理安排慢行係統、綠地林蔭、“城市家具”、標識牌匾等。在功能上,強化各類設施的整合設置與(yu) 集約設計,提高空間使用率、步行安全性及景觀秩序性。
劉榮華說:“水電氣熱等市政基礎設施是城市安全運行的重要支撐,各類地下市政管線安全對於(yu) 提升城市韌性尤為(wei) 重要。”為(wei) 此,北京市規自委會(hui) 同各部門各區政府共同完成了全市主要地下空間市政管線的普查。
同時,北京市規自委將會(hui) 同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等相關(guan) 部門開展新一輪全市基礎設施信息化工作,計劃在“十四五”期間,完成全市市政交通基礎設施的數據普查匯交,補齊數據短板,實現綜合管理數據平台全覆蓋,建立動態更新互聯共享協調機製,助力地下管線安全隱患排查和老舊小區改造更新。
焦點 4
今年力爭(zheng) 完成750萬(wan) m2公共建築節能改造
馮(feng) 可梁在發布會(hui) 上介紹,“十四五”期間,北京市新建民用建築全麵落實節能設計標準,按照《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第十四個(ge) 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的目標任務,逐年對民用建築節能減碳工作任務進行分解,2022年力爭(zheng) 累計推廣超低能耗建築150萬(wan) 平方米,力爭(zheng) 完成750萬(wan) 平方米公共建築節能綠色化改造。
馮(feng) 可梁介紹,北京市分類推進實施老舊小區綜合整治,結合改造項目特點,分危舊樓改建、抗震節能綜合改造、節能綜合改造、單項改造及環境整治提升等四類推進改造實施。
同時,還將積極完善小微空間和公共空間功能,依托拆除違法建設和合理的規劃設計,提升公共空間的功能,在符合規劃、絕大多數業(ye) 主同意的情況下增加綠化和公共休閑空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