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陽站樞紐“超級雙環”合龍
北京朝陽站交通樞紐項目14日完成雙環梁板混凝土澆築。本報記者 潘之望攝
“停泵,抬管!”14日下午,隨著兩(liang) 個(ge) 巨大圓環在24米深的基坑中合龍成型,北京朝陽站交通樞紐項目完成雙環梁板混凝土澆築。雙環梁板將支撐起地下結構施工作業(ye) 麵,為(wei) 項目加速“向下衝(chong) 刺”奠定基礎。
“2031立方米的澆築總方量,一次性澆築完成了。”合龍那一刻,北京建工朝陽站交通樞紐工程樞紐分部經理馬曉暉的心終於(yu) 放了下來。
北京朝陽站(原星火站)是《北京城市總體(ti) 規劃(2016年-2035年)》確定的本市鐵路對外客運樞紐之一。北京朝陽站交通樞紐工程總建築麵積13.3萬(wan) 平方米,包括北側(ce) 公交立體(ti) 停車樓和南側(ce) 樞紐換乘大廳。同時,地鐵星火站作為(wei) 地鐵3號線、R4線的換乘站,位於(yu) 交通樞紐地下,基坑最深處位於(yu) 地下40米,相當於(yu) 13層住宅樓的高度。
“這麽(me) 深的大基坑,近乎零距離密貼通車運行中的高鐵站房,必須打造一個(ge) 足夠安全堅實的基坑支撐結構。”馬曉暉介紹,經過各方反複研討,最終決(jue) 定在大約基坑中部的高度,先打造一個(ge) 雙環梁板混凝土支撐結構,澆築出直徑65米和29米的兩(liang) 個(ge) 環梁,用“超級雙環”確保結構穩定性。
記者站在瞭望台俯瞰整個(ge) 基坑,第一感覺就是“結構太複雜了”。公交停車層、樞紐換乘大廳層、R4與(yu) M3地鐵站廳層、M3地鐵站台層、R4地鐵站台層,再加上設備層,不同高度的層麵多達6個(ge) 。“為(wei) 了加快建設速度,我們(men) 把整個(ge) 施工現場分成12個(ge) 流水段,時間、空間全部占滿。”馬曉暉介紹,按照計劃,接下來約兩(liang) 個(ge) 月裏將繼續下挖基坑,一直下挖至地下40米的最深處,並開啟地鐵風道結構施工。
京投所屬軌道公司第四項目管理中心工程部楊揚介紹,根據規劃,北京朝陽站站房西側(ce) 將建設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即北京朝陽站交通樞紐,建成後將承擔京沈客專(zhuan) 、市郊鐵路東(dong) 北環線客流集散及軌道交通3號線、R4線運營任務。交通樞紐建成後,將填補北京東(dong) 部地區大型城市綜合交通樞紐空白,並進一步優(you) 化高鐵京沈客專(zhuan) 運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