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幹警全力戰疫守護生命安全
在目前首都疫情防控最緊要關(guan) 頭,北京市檢一分院首批由10名幹警組成的抗疫先鋒隊積極響應黨(dang) 組織號召,分赴房山、海澱、東(dong) 城、西城、石景山、豐(feng) 台等區域一線核酸檢測現場,全力協助戰疫,為(wei) 轄區居民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哪裏最危險就把我派到哪裏”
市檢一分院第七檢察部幹警榮傑赴海澱南路北社區核酸檢測點,負責維持核酸檢測現場秩序,提醒排隊的群眾(zhong) 保持安全距離,正確佩戴口罩。遇到一位老人始終不願意戴口罩,榮傑多次勸說。社區黨(dang) 支部黃書(shu) 記過來將一個(ge) 新口罩塞到老人手裏,“老爺子您來了?沒口罩?我這裏有,您趕快戴上,千萬(wan) 別和我客氣!”老人不好意思地接過口罩戴上。這件事給榮傑上了一課,“為(wei) 人民服務不光要有原則有熱情,還要有方法有技巧。”
天氣炎熱時,在核酸檢測現場維持秩序的榮傑被安排替換長時間穿成“大白”負責掃描身份證的同誌。黃書(shu) 記提前告知:“掃描身份證要與(yu) 受檢人員麵對麵近距離接觸,更辛苦也更危險。”“我是黨(dang) 員,哪裏最危險、最困難,您就把我派到哪裏。”榮傑換上“大白”服,經過培訓,又開始了掃描身份證的工作。
趁回單位處理工作的機會(hui) ,榮傑還帶回兩(liang) 套預防涉疫情犯罪宣傳(chuan) 海報,打算送給社區。作為(wei) 一名檢察幹警,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普法宣傳(chuan) 。
聽聞社區有十幾個(ge) 行動不便的老人需上門檢測,榮傑和一名醫護人員、一名社區工作人員迅速組成“入戶小分隊”。一圈走下來,被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捂出一身汗,防護麵罩上也蒙上一層水霧,但榮傑義(yi) 無反顧。他了解到其他誌願者中有黨(dang) 政機關(guan) 幹部、退休居民、附近公司職員和快遞小哥等,大家放棄休息時間自覺加入到抗疫隊伍中,眾(zhong) 誌成城,抗疫必勝,這也是對他的激勵。
童言童語帶來戰疫信心
連日來,市檢一分院第六檢察部幹警張建文奮戰在海澱區四季青鎮門頭村社區核酸檢測點。門頭村社區地處香山地區,部隊大院較多。為(wei) 不影響部隊備戰訓練,要求優(you) 先保證部隊核酸信息采集,又不能耽誤上午居民正常核酸信息采集,張建文天不亮就到檢測點位集結開始忙碌。
小朋友來做核酸,害怕棉拭子伸入嘴裏,一個(ge) 小女孩哭著就是不做。張建文走過去用對自己孩子的方法說:“叔叔給你掃身份信息,你可是10人裏第一位,今天你是‘小管長’,可厲害了!告訴你一個(ge) 秘密,那根棉棒是‘草莓味’的,張開嘴,很快就結束了,你是最棒的!”小女孩照做了,雖然還是難受得直流淚,但被問到有沒有嚐出“草莓味”,她搖頭抽噎著說:“是芒果味的。”結果引來周圍一陣笑聲,小女孩也止住了眼淚。
在後來小朋友們(men) 交流中,出現了各種“水果味”的棉拭子,還有因“今天我是‘小管長’”而產(chan) 生的興(xing) 奮,這些可愛的童言童語帶來了戰疫必勝的信心。
他臉上被N95口罩勒出了血印
化身“大白”,市檢一分院第九檢察部幹警陳光來到豐(feng) 台區新村街道橋二社區3603廠核酸檢測點,該社區是以單位宿舍為(wei) 主體(ti) 的老舊小區。陳光已參與(yu) 十輪全員、區域核酸檢測工作,為(wei) 居民登記錄入身份信息,累計服務50餘(yu) 小時,並協助社區工作者維持秩序。遇到老人,他降低語速,耐心指引;遇到新來的誌願者,細心傳(chuan) 授經驗。為(wei) 提高錄入速度,陳光還自製固定錄入設備的小工具,為(wei) 居民節省排隊時間。
一天核酸檢測臨(lin) 近午休,一位高齡老奶奶推著坐輪椅的老伴兒(er) 過來,關(guan) 心地問陳光吃沒吃飯。93歲的老爺爺說:“如果年輕幾歲,我們(men) 也一定上前線,我是外科主任,她是護士長。”看著二老緩緩離開的背影,陳光感到工作更有勁兒(er) 了。
克服自己和妻子都剛做完手術、孩子年幼的困難,陳光每天早5點趕到點位,晚7點收工,脫掉防護服時已全身濕透。第一天回家,讓抱抱的兩(liang) 歲兒(er) 子突然哇哇大哭,“爸爸流血,寶寶怕!”陳光才意識到臉上被N95口罩勒出深深的血印。後來孩子逐漸習(xi) 慣了陳光“流血”的樣子,還用小嘴幫他吹“傷(shang) 口”,“爸爸辛苦了!”“孩子長大了。”陳光欣慰地說,“或許在這場疫情麵前,所有人都會(hui) 成長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