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回天”地區一批交通工程加快推進

發布時間:2022-08-18 08:30:00來源: 北京日報

  未來兩(liang) 年,“回天”地區交通將發生大變化。記者昨天從(cong) 市交通委獲悉,地鐵17號線剩餘(yu) 段計劃2023年建成通車;霍營綜合樞紐計劃2024年完工;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11座新建車站、6個(ge) 區間已進場,計劃2025年建成通車。此外,東(dong) 北環線通勤化改造項目計劃年內(nei) 開工。

  路網

  17號線剩餘(yu) 段明年通車

  圍繞軌道交通建設引領城市發展,“回天”地區將加快推進軌道交通及綜合樞紐4個(ge) 項目建設。其中,17號線十裏河至嘉會(hui) 湖段2021年底已通車運營,剩餘(yu) 段土建主體(ti) 車站主體(ti) 結構已完成83%,區間主體(ti) 結構完成86%,歇甲村車輛段主體(ti) 結構完成87%,計劃2023年建成通車。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土建施工招標基本完成,全麵啟動拆遷進地,11座新建車站、6個(ge) 區間已進場,計劃2025年建成通車。東(dong) 北環線通勤化改造項目計劃年內(nei) 開工。

  此外,霍營綜合樞紐已取得規劃條件,正在研究高壓線和變電站遷改方案,京投公司已開展施工準備,計劃2024年完工。該項目位於(yu) 昌平區霍營,是本市首批“軌道微中心”試點,也是市郊鐵路與(yu) 城市軌道交通兩(liang) 網融合的重要節點。規劃方案利用存量用地挖潛更新,通過站城一體(ti) 化理念,規劃“一軸、一核、多廊道”的空間結構,創造便捷、舒適樞紐交通空間的同時,融合辦公、商業(ye) 、文體(ti) 公服、綠地公園等城市功能,提升該地區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保障能力。

  在優(you) 化完善區域路網方麵,“回天”地區將推進“一橫一縱、五通五暢”等17條道路建設。其中,交通主幹路中,文華路、林萃路、北苑路北延3條縱向道路已建成通車,7項工程正在推進,預計2025年年底前陸續建成通車。目前,北清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已完成上跨京張鐵路節點主線橋梁主體(ti) 結構及雨水管線改移施工,正在進行回昌東(dong) 路以東(dong) 管線拆改移及京藏京新節點橋梁結構施工,計劃2024年建成。安立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目前已完成施工招標,東(dong) 沙路口北側(ce) 中央隔離帶區域已進場施工。定泗路等8條道路工程均已開工,今年計劃完工3項。七辛中街等7條次支路正在推動前期手續,計劃年內(nei) 開工。

  停車

  兩(liang) 大地下停車場10月建成

  為(wei) 進一步緩解“停車難”,“回天”地區加快推進3個(ge) 地下停車場建設。

  據介紹,3個(ge) 地下停車場分別位於(yu) 回龍觀育新學校東(dong) 側(ce) 、京都兒(er) 童醫院南側(ce) 和天通苑太平莊中街西側(ce) ,建成後可提供車位1433個(ge) ,基本解決(jue) 周邊500米範圍內(nei) 16個(ge) 小區的停車問題。其中,京都兒(er) 童醫院停車場基本完工,近期投入使用。回龍觀育新學校停車場完成工程進度93%,預計10月建成。天通苑太平莊中街停車場完成工程進度21%,預計2023年6月建成。

  道路停車方麵,“回天”地區正在推進二期道路停車改革,在生命科學園等區域規劃959個(ge) 車位,將進行電子收費管理,通過收費調節提高道路停車周轉效率,減少車輛長時間占用道路停車現象。

  昌平區通過科技手段加大對違法停車的執法力度,對重點大街及嚴(yan) 重阻礙交通的違停車輛進行清拖。同時,組建了200名協管員隊伍,對重點區域24小時進行不間斷巡查。

  慢行

  自行車專(zhuan) 用路將串聯三區

  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專(zhuan) 用路開通後,吸引了一批“通勤鐵粉”。據介紹,自行車專(zhuan) 用路東(dong) 拓工程向東(dong) 延伸至天通苑地區,預計2023年6月竣工;南展工程將向南至西直門交通樞紐,正在推進一期工程方案設計。

  東(dong) 拓工程向東(dong) 上跨太平莊北街,終點至林萃路,全長約0.81公裏,道路等級為(wei) 城市次幹路,設計時速40公裏,新建跨太平莊北街箱涵1座。該項目於(yu) 去年底開工建設,目前完成良莊西街至太平莊北街段(長度約200米)拆遷工作,正在進行良莊西街至太平莊北街段樹木伐移、聯通基站改移。東(dong) 拓、南展工程投用後,自行車專(zhuan) 用路將形成串聯昌平、海澱、西城的慢行係統,構建起一條全新的綠色通勤走廊。

  相關(guan) 新聞

  “回天”地區啟用共享單車入欄結算

  本報訊(記者 李博 孫宏陽)“回天”地區將於(yu) 近期啟用共享單車入欄結算停放區,以解決(jue) 共享單車亂(luan) 停亂(luan) 放問題。分布在停放區周圍的藍牙嗅探設備還將收集共享單車信息,遏製共享單車超量投放等情況發生。

  在共享單車管理方麵,昌平區已製定“回天”地區共享單車電子圍欄建設及管理方案,共規劃設置共享單車入欄結算停放區1237處,目前北七家鎮、東(dong) 小口鎮、天通苑南街道已完成建設,龍澤園街道、沙河鎮正在進行施工,霍營街道、史各莊街道、天通苑北街道正在開展施工前準備工作,回龍觀街道處於(yu) 招標階段。

  記者昨天在昌平區龍澤園街道育知路看到,行人便道外側(ce) 用白實線施劃出了兩(liang) 米寬的共享單車停放區,工人們(men) 正在地麵鑽孔,為(wei) 停車區安裝藍牙道釘。街旁的路燈杆上還安裝了一塊太陽能板,下方一個(ge) 類似無線路由器的設備正悄無聲息地工作著。“這就是藍牙嗅探設備,它們(men) 和藍牙道釘配合工作,構成了共享單車停車虛擬圍欄。”首發集團雲(yun) 星宇公司新業(ye) 務管理中心項目負責人範文超介紹。

  入欄結算是如何實現的?範文超解釋,藍牙嗅探設備可向周邊直徑100至140米範圍內(nei) 的共享單車發出藍牙信號,接收到信號後,共享單車無法完成落鎖和結算,相當於(yu) 劃出了一片“禁停區”。而藍牙道釘就相當於(yu) 一把鑰匙,發出的信號隻覆蓋入欄結算停放區,共享單車停放在圍欄內(nei) ,接收到藍牙道釘發出的信號,方可成功落鎖結算。

  藍牙嗅探設備還可收集並實施傳(chuan) 輸信號覆蓋範圍內(nei) 的共享單車信息,包括品牌、數量以及每輛車獨有的備案號,通過後台與(yu) 備案數據的對比,統計車輛違投、超投情況,為(wei) 共享單車治理提供數據支撐。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