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處市級濕地實現水生態監測
22日,記者從(cong) 北京市水務局了解到,列入市級濕地名錄的47處濕地已全部納入水生態監測站網,評價(jia) 結果顯示,大部分達到健康水平。
水是生態之基,水、土壤及水生生物,是構成濕地的三大要素,其中水是濕地最為(wei) 關(guan) 鍵的要素。為(wei) 加強河湖濕地生態修複,市水務局以流域為(wei) 單元,統籌推進地表地下協同修複,通過河湖水係綜合治理、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生態補水和地下水資源壓采等措施,實現地下水位連續7年回升、81處泉眼複湧,2021年全市實現五大河流貫通入海,為(wei) 河湖濕地注入了更多生機,營造了多樣化生境,吸引了大批珍稀鳥類駐足。河湖水係生態係統生物多樣性水平有效提高,水生態係統質量和穩定性也不斷提升。
據市水務局水質水生態監測中心負責人介紹,列入市級濕地名錄的47處濕地全部納入水生態監測站網。評價(jia) 結果顯示,38個(ge) 庫塘湖泊型濕地中,34個(ge) 達到健康水平;9個(ge) 河流型濕地全部達到健康水平。
市水務局水保生態處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水務係統將以河長製為(wei) 抓手,統籌推進實施市政府日前印發的《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水生態保護修複的意見》,進一步加大河湖濕地保護修複力度,不斷提升河湖生物多樣性水平,持續改善河湖濕地健康狀況。此外,水務部門還將完善覆蓋全市主要地表水功能區、重要河湖水係和濕地的水生態監測網絡,建立不同水域水生態健康指示物種名錄並動態更新,加強水生態健康評價(jia) ,及時向社會(hui) 公開河湖水生態健康信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