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82件澳門藝術博物館藏品故宮首秀

發布時間:2022-09-26 08:49:00來源: 北京日報

  大三巴牌坊、仁慈堂、媽祖閣……眾(zhong) 多記錄澳門幾百年來城市景觀與(yu) 風土人情的藝術珍品亮相故宮博物院齋宮展廳。“閱世遺情——澳門藝術博物館藏濠江風物建築繪畫展”近日開幕,82件展品聚焦澳門曆史風貌,展現澳門建築的藝術傳(chuan) 承與(yu) 風格。

  “選擇它們(men) 來故宮展出,是希望實現兩(liang) 處世界文化遺產(chan) 的對話。”澳門藝術博物館策展人吳方洲表示,“澳門曆史城區”和故宮博物院都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an) 名錄》,此次合作頗有意義(yi) 。所有展品都是以澳門風貌為(wei) 題的繪畫作品,創作年代從(cong) 18世紀持續到21世紀。素描、水彩、油畫、水墨、版畫……各類繪畫作品按“千帆迎遠客”“萬(wan) 象有無間”“一城百樣春”三個(ge) 單元,帶來一場澳門曆史建築之旅,觀眾(zhong) 一步一景,細品景色變遷。

  有十餘(yu) 幅作品都以大三巴牌坊為(wei) 主題,吳方洲特別推薦了其中兩(liang) 張,一張繪製於(yu) 1934年10月18日,聖保祿教堂還未經曆火災,畫麵中可以清晰看到鍾樓;另一幅繪製於(yu) 1935年8月31日,大火已燒毀了保祿學院及其附屬的教堂,僅(jin) 剩教堂的正麵前壁、大部分地基、圍牆以及教堂前的石階。“因為(wei) 教堂前壁形似中國傳(chuan) 統牌坊,所以得名大三巴牌坊。”吳方洲說。

  “船”是很多畫作的主角。一幅繪製於(yu) 1831年的鉛筆畫名為(wei) 《泊近澳門媽祖閣的舢舨》。媽祖閣是19世紀乘船進入澳門海域時第一座見到的中國廟宇,是澳門現存廟宇中有實物可考最古老的一座,也是澳門文物建築中至今保存時間最長的。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dong) 說,這是澳門藝術博物館藏品首次在故宮展出,這些展品浸透著藝術家的豐(feng) 富情感,折射出這座中西交融、多元薈萃之城的獨特魅力。未來,故宮將與(yu)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及相關(guan) 機構在展覽合作、人員交流、學術研討、文物修複、考古發掘等方麵深化合作。

  展覽將持續至11月6日,觀眾(zhong) 憑故宮門票免費參觀。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