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牢白洋澱上遊生態保護屏障 8條生命之河清水長流綻芳容
“保定市大水係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之前,河道髒臭、閘壩破舊,邊坡雜亂(luan) 、道路狹窄,是一個(ge) 充斥著髒、亂(luan) 、差的地方。現在治理完成之後,整個(ge) 大水係麵貌煥然一新,河道邊經常有許多市民在那裏駐足觀望、休息鍛煉,素有‘環保鳥’之稱的白鷺經常飛過河道,在兩(liang) 岸棲息嬉戲。”近日,徜徉在河北保定市蓮池區南堤路(馬拉鬆賽道)北側(ce) 左堤公園的慢步道上,中鐵十六局集團保定市大水係建設項目經理彭萼輝介紹。
河北保定市是京津和雄安新區的重要生態屏障,源自太行山的8條生命之河,經過保定市流至雄安新區,滋養(yang) 著“華北明珠”白洋澱。今年2月,保定市大水係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這也是高標準推進白洋澱上遊流域綜合治理,打造拱衛首都和雄安生態綠色屏障的又一個(ge) 有力舉(ju) 措。
項目主要對黃花溝、府河、一畝(mu) 泉河、護城河等8條河流進行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和提升,包含風穀智慧休閑公園、帶狀公園、馬拉鬆賽道、生態河道等景觀工程。項目秉承“治水”與(yu) “治城”相結合的理念,堅持海綿城市理念,打造安全、生態、有韌性的水係景觀。
行走在濱河公園的慢步道上,由透水磚、透水混凝土鋪成的路麵,雨水可以直接滲入地下,回補地下水。河道兩(liang) 側(ce) 一排排外觀精美的鏤空“大石頭”格外引人注目。彭萼輝告訴記者,為(wei) 了豐(feng) 富水生態的生物多樣性,施工中將改善水生態與(yu) 防洪排澇兼顧,項目建設將傳(chuan) 統的砌築護坡改為(wei) 混凝土預製的生態框,並以施工現場的碎石和沙土作為(wei) 填充物,“這種生態框不僅(jin) 抗衝(chong) 刷能力強、不易被腐蝕、外形美觀,還方便魚兒(er) 、水草等水中生物在這裏安家。”
白洋澱是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143個(ge) 澱泊星羅棋布,3700條溝壕縱橫交錯,對維護華北地區生態環境具有重大意義(yi) ,被譽為(wei) “華北之腎”。“隻有把白洋澱上遊生態環境治理好,才能保護好白洋澱。”彭萼輝介紹,在保定市大水係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中,建設者精心做好每一處細節,在花草種植過程中,一張張猶如大網與(yu) 土壤結合的綠色覆蓋物,全部采用的是生態植生毯和生態多孔纖維棉,每塊磚、每個(ge) 孔、每層砂石都有特定的涵養(yang) 生態、淨化水質用途,在防風、固土、保溫的同時美化環境,將水資源利用最大化,播撒的種子也能更好地生根發芽。
據介紹,目前,保定市大水係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中的河道涉水工程基本完工,通過疏浚河道、加固堤防,完善防洪體(ti) 係,將成為(wei) 保定市防洪安全及生態安全的重要保障;通過西大洋水庫、王快水庫、南水北調補水,實現清水長流、活水繞城,並經府河補水白洋澱,改善白洋澱水質。“施工中通過拆除違建、清理淤泥、加高加固河坡等措施,最大限度保障河道過流,防洪排澇標準滿足20年一遇。”彭萼輝說。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wei) 全國首個(ge) “奧運冠軍(jun) 之城”,保定市不僅(jin) 競技體(ti) 育成績突出,群眾(zhong) 體(ti) 育氛圍同樣濃厚。此次保定市大水係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將建設成集水清、河暢、景美、健身、休閑於(yu) 一體(ti) 的生態環城水係,建成後,將作為(wei) 保定首屆環城水係(國際)馬拉鬆賽配套工程。今年10月,保定首屆環城水係國際馬拉鬆賽將鳴槍開跑,屆時,跑道兩(liang) 側(ce) ,一邊波光粼粼,一邊樹影婆娑,運動健兒(er) 將在愜意的奔跑中感受白洋澱上遊生態治理的新麵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