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居全國首位,創新梯隊彰顯雙創活力
直徑隻有一兩(liang) 毫米的穿刺針,在影像設備引導下精準微創地完成手術——這款神奇的“康博刀”出自北京企業(ye) 海傑亞(ya) 之手,已完成三代產(chan) 品升級。
這是北京雙創活力、科研實力、產(chan) 業(ye) 動力的見證。市發改委近日介紹,北京已經逐步形成以高新技術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和獨角獸(shou) 企業(ye) 為(wei) 標杆的創新梯隊,為(wei) 科技創新和經濟增長注入強大動能。最新數據顯示,北京萬(wan) 人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穩居全國第一、高新技術企業(ye) 數量居全國各城市首位。
每萬(wan) 人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領跑全國
高端醫療器械領域,國內(nei) 企業(ye) 總體(ti) 還處於(yu) 追趕和替代階段,具有原創屬性的創新產(chan) 品還比較少。“創業(ye) 之初我們(men) 就立誌要做國人自己的創新醫療技術。”海傑亞(ya) (北京)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長黃乾富說。
一款創新器械從(cong) 研發、測試、產(chan) 線建設、臨(lin) 床試驗、注冊(ce) 審批到產(chan) 業(ye) 化推廣等至少需要十幾年時間。“曾有半年的時間,設備性能始終徘徊不前,我們(men) 不得不一直重複著拆了裝、裝了拆的檢修過程,卻始終不明就裏。”他回憶,經過仔細排查才終於(yu) 發現,原來是空氣裏的灰塵阻塞了探針繼而影響了機器運轉。正是這一次次的堅持,才換來最後的自主創新產(chan) 業(ye) 化成功落地。
近年來,北京主動服務國家戰略,發力“五子”聯動,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步伐加快,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全麵提速,在新發展格局下充分展現“北京擔當”:“三城一區”集中了全市六成左右的研發人員和研發費用,企業(ye) 數量占全市31.8%,貢獻了全市1/3左右的GDP;圍繞信息、生命、能源三個(ge) 領域,著力打造中關(guan) 村、昌平、懷柔三個(ge) 國家實驗室,已進入運行建設階段並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加速建設運行,29個(ge) 重大科技設施平台集群初具規模,成為(wei) 全國科技設施平台最集聚的區域之一……
正因如此,北京科技創新國際影響力愈發增強,北京連續四年蟬聯“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榜首,在《全球科技創新中心指數2021》榜單中位列第4;2021年北京每萬(wan) 人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185件、穩居全國第一;湧現出長壽命超導量子比特芯片、超大規模智能模型“悟道2.0”、細胞焦亡抗腫瘤免疫功能重大發現等一批世界領先重大成果。
創新梯隊成經濟增長助推器
CT機也可以搭上人工智能的順風車,運用深度學習(xi) 技術幫助醫生進行肺結節檢測——推想科技研發的肺結節CT影像輔助檢測軟件可極大提升診斷效率。
這是一家成立隻有6年多的公司。在創業(ye) 早期,醫療人工智能並不為(wei) 大眾(zhong) 所知。“創始團隊跑了全國的三四十所醫院,大多數醫院都把我們(men) 當作騙子,話沒說完就被趕了出來,且隻有一家醫院願意合作。”推想醫療副總裁陳炳澍回憶,當時團隊紮根於(yu) 醫院,每天同醫生一同工作,不斷挖掘醫生的需求和痛點,從(cong) 臨(lin) 床中誕生了推想第一代的產(chan) 品,此後不斷打磨才逐步得到越來越多醫生和醫療機構的認可。
如今,推想醫療已經成長為(wei)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和中關(guan) 村高新技術企業(ye) 、北京市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北京已經逐步形成以高新技術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和獨角獸(shou) 企業(ye) 為(wei) 標杆的創新梯隊,成為(wei) 科技創新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助推器。”市發改委相關(guan) 負責人說。
數據顯示,北京高新技術企業(ye) 主力軍(jun) 作用突出,2021年北京高新技術企業(ye) 達2.76萬(wan) 家,為(wei) 2015年的2.3倍,占全國比重近十分之一,居全國各城市首位;高成長創新主體(ti) 逐步壯大,2021年北京獨角獸(shou) 企業(ye) 達到102家,是2015年的2.5倍,約占全球的6.8%;截至2022年上半年,本市已培育認定市級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3370家,近六成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智能製造等高精尖產(chan) 業(ye) 領域,超七成屬於(yu) 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領域。
機製改革培育北京雙創生態
京新高速與(yu) 京藏高速之間,新生巢創新中心近4000平方米的共享實驗平台,正為(wei) 初創企業(ye) 提供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藥物分析、蛋白純化先進儀(yi) 器設備和專(zhuan) 業(ye) 技術服務。
與(yu) 其它科技園區不同,這裏重點關(guan) 注能夠改善人類生命質量的醫療科技創新前沿技術,主要為(wei) 北京高校科研院所源頭創新項目搭建科技成果轉化平台。
“企業(ye) 可以獲得初創階段所需要的辦公和實驗空間、技術平台、資金、企業(ye) 輔導等關(guan) 鍵支持,鏈接企業(ye) 成長所需的專(zhuan) 業(ye) 資源,從(cong) 而提高企業(ye) 早期研究階段的成本效率。”新生巢團隊負責人說,目前中心已儲(chu) 備維泰瑞隆、優(you) 腦銀河、水木未來、普沐生物、清影華康、海湃泰克、先聲藥業(ye) 、先聲診斷等30多個(ge) 掌握全球領先技術的潛力項目,未來還將陸續推出二期和三期載體(ti) 空間。
這是北京創新生態優(you) 化的縮影。“在北京,科學家、創業(ye) 者可以享受到越來越多的專(zhuan) 業(ye) 服務。”市發改委相關(guan) 負責人說,本市發揮中關(guan) 村示範區改革“試驗田”作用,圍繞科研管理、績效評價(jia) 、科技成果收益等方麵進行係統改革,著力激發創新主體(ti) 活力。尤其在科技體(ti) 製改革方麵,建設新型研發機構、完善財政科研經費管理等改革措施在全國發揮著引領作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