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售票員到監票員 盧美玲見證北京公交巨變 公交長線變短線 換乘接駁更方便
盧美玲是北京公交集團客六分公司912路公交車的監票員。入職公交集團13年以來,她的職務從(cong) 售票員變為(wei) 監票員,工作的線路從(cong) 橫跨南五環至北五環的913路變為(wei) 服務房山市民出行的912路;工作環境也從(cong) “哐當哐當”的柴油車變成了靜音舒適的純電動車……十餘(yu) 年來,她見證了北京公交乃至北京交通的變化,乘坐公交出行,可以“很舒適、很放鬆、很美好”。
“大爺,請您出示下核酸陰性證明。”在912路公交車始發站籬笆房客運站,盧美玲客氣地提醒一位老人出示健康寶,“您不會(hui) 查沒關(guan) 係,您告知我身份證號碼,我幫您查。”在幫助老人核實完健康狀態後,盧美玲將大爺引導至座位上落座。一路上,盧美玲提醒著剛上車的乘客戴好口罩,到了能與(yu) 地鐵換乘的公交站就提醒乘客下車。
這是這幾年監票員盧美玲工作的日常。提起監票員,這可是從(cong) 大家熟悉的售票員演變過來的。2009年,剛剛22歲的盧美玲從(cong) 學校來到公交集團,成為(wei) 公交車913路的售票員。13年前,913路是一條跨越南北的超長大線路,從(cong) 房山到順義(yi) ,橫跨南北五環,設站超過70個(ge) 。
“那時候,地鐵線路少,房山區的不少乘客依靠公交車進城。不少乘客住在房山到豐(feng) 台科豐(feng) 橋附近上班,加上道路擁堵,單程也需要通勤1個(ge) 多小時。作為(wei) 售票員來說,十年前,還有不少乘客沒有一卡通,也有大量的售票工作要做,一天下來很是辛苦。”盧美玲說。
改變出現在2016年前後。隨著北京市大力推進軌道交通建設,地鐵線路從(cong) 不相關(guan) 的一條條到逐漸形成網絡,對市民尤其是通勤族的吸附作用越來越強。相比公交長線,受路麵交通影響,市民更願意乘坐地鐵。2013年前後,北京公交集團逐步開始布局公交線網調整,公交車從(cong) 長線變成短線,讓市民接駁地鐵更加方便。
2016年,盧美玲所在的913路公交車變短,優(you) 化為(wei) 其他線路。盧美玲被分配到912路公交車。目前,北京公交912路運營於(yu) 北京市豐(feng) 台區、大興(xing) 區、房山區,來回全程共58公裏,距離更短。
公交車線路變短了,對於(yu) 司乘人員和乘客來說,都是一個(ge) 好的開始。乘客不必再忍受長距離的路麵通勤,乘坐一段時間就能換乘地鐵。近兩(liang) 年,912路再次優(you) 化調整,終點站變更為(wei) 籬笆房客運站和豐(feng) 益橋南,設站也更加傾(qing) 向於(yu) 讓市民換乘地鐵或者到達樞紐站。新的912路車站命名也加了很多地鐵元素,比如地鐵長陽站、地鐵大葆台站、地鐵首經貿站等。
不僅(jin) 是換乘方便,最重要的是公交車環境變好了。回憶起十幾年前的公交車,盧美玲笑著說,“隻能用咣當咣當來形容,一天下來耳朵嗡嗡的。”近年來,隨著北京藍天計劃的實施,新能源公交車成為(wei) 公交集團主力運營車型。司乘人員工作環境好了,乘客坐著也更加舒適。伴隨著新車型的到來,空調車也成為(wei) 公交集團車輛的標配,夏天一上車冷風吹來,冬天則暖風縈繞整個(ge) 車廂,乘客的體(ti) 驗也更好了。
不僅(jin) 如此,十年來,科技也在公交運營中發揮重要作用。乘客支付方式從(cong) 一開始售票到刷卡、刷手機,售票員的工作越來越少,逐步轉移到服務。盧美玲的工作從(cong) 最開始的“慌慌張張、匆匆忙忙”到能靜下心為(wei) 每一名乘客提供幫助。她的工作重點,更側(ce) 重於(yu) 老年人和弱勢群體(ti) 。她的“百寶箱”中,常備暖手寶、糖果,以備在乘客需要時提供幫助。
正是這份努力,讓作為(wei) 青年員工的她,還多次獲得公司青年崗位能手、先進個(ge) 人、國慶70周年服務保障先進個(ge) 人等榮譽,這離不開她的辛勤付出。她見證了北京公交越來越好,北京交通越來越好,在前行的路上更加願意盡自己的力,增添一份美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