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遷騰退簽約比例已超99% 海子角辛店棚改項目明年開工
“從(cong) 平房到樓房,咱們(men) 的日子一定會(hui) 越過越好!”在海子角村、辛店村棚戶區改造項目的拆遷服務區,剛剛將老平房交出去的李阿姨滿眼笑意地說。記者24日在項目現場了解到,這個(ge) 有著近4000戶村民、1800餘(yu) 處院落的棚改區,僅(jin) 用10天便實現了超97%的搬遷騰退簽約率。當前,海子角辛店棚改項目簽約率已超過99%,平房院落基本完成拆除。項目計劃2023年開工,預計2026年年內(nei) 村民將住進新房。
“城中村”改造消除安全隱患
房屋效果圖、戶型圖、未來規劃圖……一張張圖紙被張貼在進入搬遷指揮部道路兩(liang) 側(ce) 的牆壁上,剛剛完成簽約選房的鄉(xiang) 親(qin) 們(men) 圍在一塊,指著新樓效果圖,憧憬著未來的新生活:“老李也選了這棟樓,將來我們(men) 還是鄰居,還能一塊去河邊遛彎兒(er) 。”
海子角、辛店兩(liang) 村是大興(xing) 新城最後一塊未實現規劃落地的地區,外來人口規模遠超本地居民。建築密度大,流動人口多,環境髒亂(luan) 差,治安、防汛、防火形勢嚴(yan) 峻,這片“城中村”的改造提升迫在眉睫。為(wei) 徹底解決(jue) 海子角、辛店兩(liang) 村基礎設施落後、危房險戶集中、安全隱患大的現狀,大興(xing) 區政府授權北京城建興(xing) 悅置地有限公司負責具體(ti) 實施棚戶區改造工作。
北京城建興(xing) 悅公司經理李延國介紹,該項目棚改範圍麵積約115公頃,其中有11.21公頃用於(yu) 安置房建設,其餘(yu) 還涉及交通、安全、養(yang) 老、教育、文化等公共設施的建設。“區域規劃編製難度非常大。”李延國說,從(cong) 2017年開始著手編製,到2022年2月街區控製規劃最終獲批。
提前為(wei) 居民發放周轉費
近年來,棚改項目資金統一調整為(wei) 棚改專(zhuan) 項債(zhai) ,申請專(zhuan) 項債(zhai) 需要項目納入北京市棚戶區改造實施計劃並完成立項。在大興(xing) 區政府和財政部門全力支持下,城建興(xing) 悅公司37億(yi) 元棚改專(zhuan) 項債(zhai) 提前發行成功,使得項目得以加快推進。
今年7月24日,城建興(xing) 悅公司在黃村鎮政府支持下提前啟動村民周轉工作。提前周轉,意味著村民需要在沒有清登、沒有補償(chang) 的情況下提前搬離老宅。“這在北京市屬首次,工作難度可想而知。”李延國說。此時,黃村鎮政府拿出5000萬(wan) 元,按照每個(ge) 院落5萬(wan) 元的標準提前發放周轉費,從(cong) 而取得了村民的高度信任,不到一個(ge) 月,村民提前搬遷率超95%。
在此期間,項目團隊也向村民展開了耐心細致的解釋和宣傳(chuan) 。“我們(men) 在和村民的溝通中,詳細說明規劃方案中的亮點,讓他們(men) 看到美好的未來”。李延國介紹,雖然是回遷房小區,但是卻嚴(yan) 格按照商品房標準建設,設有健康跑道,實現人車分流,並分為(wei) 6個(ge) 組團管理。
在選房區的沙盤上,新樓的外立麵為(wei) 溫暖的米黃色與(yu) 乳白色設計,小區內(nei) 景觀綠化、配套設施充足。“這新樓多好啊,以前住平房年年夏天漏雨、冬天凍水管,一年到頭不知道要修多少回。”住了30多年平房的房大爺是最早一批簽約的村民,如今他對3年後要入住的新房充滿期待。
設地鐵站建濱河廊道
規劃圖顯示,海子角、辛店兩(liang) 村回遷安置房規劃在棚改範圍北側(ce) ,此外,棚改範圍新增的交通、安全和公共服務設施、綠地等占總用地麵積超70%。棚改範圍內(nei) 還將配備1所9年一貫製中學、2所小學以及2所幼兒(er) 園,建有垃圾中轉站、公交車站、地下停車場等。同時,區域內(nei) 還將預留近3萬(wan) 平方米的商業(ye) 用地,用來滿足本街區的生活購物需求。
令村民們(men) 高興(xing) 的是,項目團隊通過與(yu) 城建設計發展集團和京投集團溝通,對途經該區域的地鐵19號線南延方案進行了優(you) 化,最終確定將19號線站點設置在安置房區域,將為(wei) 回遷村民提供便捷的交通出行服務。
與(yu) 此同時,此次棚改項目還將對南部區域的大龍河進行改造升級,打造以河道為(wei) 中心的濱河綠帶,融入慢跑步道、自行車道、親(qin) 水平台等,打造800米濱河景觀廊道,串聯交通站點、城市會(hui) 客廳、社區服務中心等多元生活場所,為(wei) 當地增添一處留得住鄉(xiang) 愁的園林景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