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映石橋、遍地落葉黃,小月河畔秋景如畫
北土城西路南側(ce) ,一條小河穿過元大都城垣(土城)遺址公園的綠道,靜靜向東(dong) 流淌。一座石橋橫跨河道,兩(liang) 岸樹木已經變色,秋風起黃葉滿地……這裏是小月河的一段,秋景迷人。
記者了解到,曾經的小月河,全長約10.25公裏,由小月河古道和西北土城溝兩(liang) 部分組成,距今已有700餘(yu) 年的曆史。現小月河水源經地下暗管取自轉河,在明光橋北側(ce) 出地麵,自南向北流淌,到學知橋轉而向東(dong) ,至健德橋附近又轉為(wei) 地下暗管,折而向北,在健翔橋南側(ce) 附近再次出地麵,沿京藏高速(原德昌路)西側(ce) ,一路向北,最終匯入清河。
早年間的小月河曾經是一條排洪河道,尤其北段,接納一部分汙水入河。後來,河道兩(liang) 側(ce) 居住人員和企業(ye) 增多,小月河受到汙染,河水變得渾濁,成了臭水河,曾被稱作“城北龍須溝”。
上世紀80年代,北京市政府開始對小月河進行治理,修整河道兩(liang) 岸,種植大量柳樹,並修建了沿河道路。2002年,隨著清河一期整治工程,小月河也進行了全線治理。小月河麵貌初步改善。2013年起,北京市連續實施3個(ge) “三年治汙行動”,小月河北段的汙水入河現象徹底消失。
“這兩(liang) 側(ce) 的濱河路以前停滿了車,我們(men) 加裝了欄杆等擋車設施,還市民一個(ge) 親(qin) 水空間。”順著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處土城管理所副所長曹溫博的指引,記者看到,現在河道兩(liang) 岸的濱河路一輛車都沒有,人們(men) 漫步水邊,十分愜意。
2019年,小月河北段還安裝了296盞太陽能路燈,實現了兩(liang) 岸燈光映月河,解鎖了“夜景模式”。2021年,小月河北段違停車輛重點治理區域兩(liang) 岸濱河路又安裝240件擋車設施,有效規範了道路秩序。
下一步,土城管理所還將對濱河路路麵進行局部平整、改造提升兩(liang) 岸綠化,讓小月河的濱水環境更加宜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