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每立方米28微克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日前通報,今年前三季度,本市汙染防治攻堅戰整體(ti) 進展順利,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wei) 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2%,在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中最優(you) ;100個(ge) 國家和市級地表水考核斷麵動態消除劣Ⅴ類,Ⅰ—Ⅲ類斷麵73個(ge) 、同比增加11個(ge) ,38個(ge) 斷麵達到水生態環境質量優(you) 良水平;土壤環境狀況總體(ti) 良好;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
在大氣汙染治理方麵:加強揮發性有機物管控,組織50家企業(ye) 開展強製性清潔生產(chan) 審核、131家自願性清潔生產(chan) 審核,組織企業(ye) 開展綠色診斷,完成30家企業(ye) VOCs“一廠一策”治理工程,推動重點區域、重點行業(ye) 精細減排。推動氮氧化物減排,大興(xing) 、海澱等區積極推廣新能源車,核心區燃油鍋爐改造任務順利推進,已完成5家、在施50家,農(nong) 村清潔能源改造已完成安裝5500家。加強揚塵精細化管理,開展建築垃圾聯合督導檢查,精細化治理不同類型裸地揚塵,完成揭網見綠7400餘(yu) 公頃,推廣秸稈粉碎覆蓋還田等手段治理農(nong) 用地揚塵,除草留茬存根治理園林綠地揚塵;1—9月全市平均降塵量3.7噸/平方公裏·月,同比下降19.6%。企業(ye) 主動治理提高績效評級,新增A、B級和績效引領性企業(ye) 21家。
在水汙染防治方麵:保護飲用水源,持續加強水源地保護,與(yu) 河北省簽訂新一輪密雲(yun) 水庫上遊生態補償(chang) 協議,從(cong) 源頭保護水安全。保護水環境,入河排汙口整治已完成計劃的93%;新增完成159個(ge) 農(nong) 村汙水治理任務,切實加強汙水管理。推進建設水生態,印發實施進一步加強水生態保護修複工作的意見,啟動永定河等流域生態補水,水生態水平得到提升。
同時,健全完善政策體(ti) 係,出台“十四五”時期應對氣候變化和節能等規劃,印發“十四五”時期低碳試點工作方案。與(yu)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簽署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備忘錄。推進重點行業(ye) 和區域低碳發展,支持數據中心節能改造;印發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實施方案,努力打造綠色高質量發展未來樣板。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不斷修訂完善本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製度。
針對生態保護,加強空間管控,深化推進“多規合一”,印發實施《北京市礦產(chan) 資源總體(ti) 規劃(2021—2025年)》,著力推動礦山生態修複。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建立外來物種入侵防控聯席會(hui) 議製度,印發實施《北京市進一步加強外來物種入侵防控工作方案》。加強示範引領,平穀區、豐(feng) 台區分別順利完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兩(liang) 山”基地創建申報工作;密雲(yun) 區、懷柔區等積極開展森林城市創建工作。
下一步,本市將繼續穩步推動年度攻堅任務目標完成,持續改善生態環境狀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