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央廣網評】得物刪除用戶手機視頻?侵權的App隻能出局

發布時間:2022-11-16 08:31:00來源: 央廣網

  近日,有網友發帖稱,自己在得物App上購物,收到商品後認為(wei) 有問題,於(yu) 是拍攝視頻準備聯係平台,不料收到手機提示“得物App刪除了視頻”。對此,得物回應表示,刪除的是占用用戶手機空間的臨(lin) 時緩存文件。

  對此,網友們(men) 不禁產(chan) 生了疑問:哪怕是占用手機內(nei) 存的“緩存文件”“垃圾信息”,App就可以不經用戶同意自行刪除嗎?與(yu) 被刪除的內(nei) 容相比,刪除操作本身更為(wei) 關(guan) 鍵、也更讓人細思極恐。更何況,App真的是出於(yu) “為(wei) 用戶著想”才刪除文件的嗎?顯然,得物的回應仍難平息質疑。

  和未經允許訪問用戶相冊(ce) 、通訊錄、位置等隱私信息一樣,App擅自刪除用戶文字、圖片、視頻等信息的行為(wei) ,已經不是第一次被曝光了。或許被刪除的“緩存信息”確實不直接關(guan) 係到用戶隱私等嚴(yan) 肅問題,刪除後也未必會(hui) 引發嚴(yan) 重後果,但背後的本質問題都是一些App的過度索權、強製索權、任性索權。必須承認的是,平台口中所說的“緩存信息”仍屬於(yu) 個(ge) 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監管的灰色地帶——這也令一些App以此為(wei) 擋箭牌來逃避責任。完善相關(guan) 法律法規,壓縮平台鑽空子、打擦邊球的空間,是必要之策。

  今年10月,工信部就違規推送彈窗信息、App過度索取權限等問題要求多款App進行整改,這也給其它App敲響了警鍾。平台務必要明白的一個(ge) 基本道理是:用戶的使用體(ti) 驗、權益保護,是平台能否長遠發展的決(jue) 定因素。對於(yu) 那些違法違規、耍滑頭的App們(men) ,用戶會(hui) 用實際行動表態。相關(guan) 平台務必要嚴(yan) 格落實整改,加強自查自糾,嚴(yan) 守法律底線,否則等待他們(men) 的隻有市場的拋棄和法律的製裁。(央廣網特約評論員 之心)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