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莊悅水街 人行道告別“泥水路”
北京近日又逢降雨,市民陳女士高興(xing) 地致電本報:“家門口的人行道雨後依然很幹淨,終於(yu) 告別‘泥水路’了!”
本報曾以《一下雨,人行道就成“泥水路”》為(wei) 題,反映了朝陽區管莊新村小區旁的悅水街綠化帶與(yu) 人行道存在高度差,每逢下雨,雨水便將綠化帶中的泥土衝(chong) 至路麵,導致人行道雨天泥濘不堪,晴天塵土飛揚。園林部門及環衛部門除了雨後勤加打掃外,並無根治的辦法。為(wei) 了尋找更為(wei) 有效的辦法,本報記者走訪發現,棗園地鐵站口附近的一段人行道也存在綠化帶高於(yu) 路麵的問題,但由於(yu) 增加了約10厘米高的擋水帶,雨水能夠儲(chu) 存在綠化帶內(nei) ,有效解決(jue) 了泥湯四溢的問題。隨後,本報以《一個(ge) 小改動 解決(jue) 大問題》為(wei) 題做了報道,希望為(wei) 解決(jue) 悅水街附近居民的困擾提供解題思路。
接到陳女士的電話後,記者再次來到悅水街,發現綠化帶內(nei) 新增了一圈路沿石,人行道上有些潮濕,但幹淨整潔。陳女士告訴記者,報道刊發後不到半個(ge) 月,相關(guan) 部門就對綠化帶進行了改造。“以前一下雨這條路就遍地是泥,不光髒亂(luan) ,還很容易滑倒。現在有這一圈路沿石擋著,泥水基本流不下來,不僅(jin) 下雨時很幹淨,晴天揚塵也少了。”本報記者 鹿藝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