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將構建金融服務新市民長效機製
11月22日,北京市政協副主席林撫生在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hui) 上表示,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首都800多萬(wan) 新市民的服務保障工作。北京將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效率、降低金融服務成本,構建功能健全、服務完善、分工合理的金融服務新市民長效機製。將針對重點人群精準施策、針對重點行業(ye) 扶持紓困、針對重點地區先行先試,強化金融要素保障,開展金融援企穩崗、新市民保障護航、新市民金融服務、公共數據金融互聯互通四大專(zhuan) 項行動,建立適應新市民需求的廣覆蓋、多層次、可持續的金融服務體(ti) 係。
解決(jue) 新市民急難愁盼問題
“當前,作為(wei) 城市化進程中規模擴張最快的群體(ti) ,新市民在融入城市的過程中,麵臨(lin) 消費、就業(ye) 、住房、醫療、教育、養(yang) 老等各類現實需求,他們(men) 是中等收入群體(ti) 提質增容的主力軍(jun) 。實現他們(men)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地方政府的責任,也將為(wei) 金融機構發展帶來廣闊空間。”林撫生說。
林撫生介紹稱,近年來,北京市主動靠前服務、深化央地協同,及時出台一係列金融政策,解決(jue) 新市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以首善標準不斷提高服務水平。
定向解決(jue) 新市民需求“痛點”
首先是以機製為(wei) 基礎,全麵推動新市民金融服務“開花”。充分發揮北京市貸款服務中心平台優(you) 勢,打造了首貸、續貸、確權融資和知識產(chan) 權質押融資“四位一體(ti) ”的小微金融服務新格局,加大了對吸納新市民就業(ye) 較多的小微企業(ye) 的金融支持力度。建立了“融資紓困直通車”機製和“首貸戶拓展推送”機製,實現金融機構與(yu) 新市民聚集企業(ye) 精準對接,推動新市民聚集企業(ye) 紓困發展、新市民個(ge) 人穩定就業(ye) 。
其次,以需求為(wei) 導向,定向解決(jue) 新市民需求“痛點”。北京市已將新市民中人數較多的畢業(ye) 大學生、創業(ye) 人員、農(nong) 民工和快遞員作為(wei) 重要服務群體(ti) 率先發力,從(cong) 支付結算、資金需求、生活保障、人身安全等多方麵予以政策支持。同時,引導動員金融機構依托新市民生產(chan) 生活新場景,創新金融服務機製,豐(feng) 富新市民專(zhuan) 屬金融產(chan) 品供給,實現新市民金融服務差異化、便利化、綜合化、規模化。
精準描摹新市民信用“畫像”
與(yu) 此同時,以科技為(wei) 利器,精準描摹新市民信用“畫像”。北京市建立了全國首個(ge) 省級“金融綜合服務網”,匯聚了公積金、民政、社保、醫保、不動產(chan) 等信息數據,實現監管數據與(yu) 政務數據共享,支持金融機構在取得客戶授權的前提下,通過數據查詢精準捕捉新市民信用狀況,快速高效開展金融服務和風險防控。
相關(guan)
北京農(nong) 商行:個(ge) 人客戶中非本地客戶占比47%
昨日,在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hui) “金融精準服務新市民,奮進共同富裕新征程”主論壇上,北京農(nong) 商銀行黨(dang) 委書(shu) 記付東(dong) 升以《永葆為(wei) 民本色 助力共同富裕 “濃情濃意”護航新市民美好生活》為(wei) 題發表主旨演講。
付東(dong) 升表示,金融精準服務新市民,首要是推動金融服務的均等化和便捷化。北京的新市民人數多、分布廣、需求差異大,在常住外來人口中有六成左右居住在城鄉(xiang) 結合部和城六區以外。北京農(nong) 商銀行全力打通金融服務的最後一公裏,在全市布設各類物理服務渠道超2600家,其中京郊地區占比88%、包含1953家鄉(xiang) 村便利店和助農(nong) 取款點,基礎金融服務覆蓋所有鄉(xiang) 鎮,在46個(ge) 鄉(xiang) 鎮、115個(ge) 行政村是唯一設立營業(ye) 網點的金融機構。
金融服務的均等化還要體(ti) 現在服務門檻的無差別化和服務的包容性。付東(dong) 升表示,北京農(nong) 商銀行個(ge) 人客戶中非本地客戶674萬(wan) 人、占比47%,法人客戶中非本地客戶占比44%。針對他們(men) 對轉賬結算等服務需求較高的特點,該行依托農(nong) 信銀係統,拓展“農(nong) 信銀通存通兌(dui) 業(ye) 務”,聯合天津、河北兩(liang) 地農(nong) 合機構推出“京津冀農(nong) 銀通卡”,讓上百億(yi) 的資金往來更加高效、更加優(you) 惠。
金融街論壇這十年
見證我國金融業(ye) 改革
發展十年曆程
十年來金融街論壇實現了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小到大的跨越,被業(ye) 界譽為(wei) “中國金融改革發展風向標”,成長為(wei) 國家級、國際性專(zhuan) 業(ye) 論壇,並成為(wei) 北京“兩(liang) 區”“三平台”戰略部署之一,結出累累碩果。
一路走來,金融街論壇見證了我國金融業(ye) 改革發展的十年曆程,成為(wei) 中國參與(yu) 全球金融治理發聲平台、金融與(yu) 實體(ti) 經濟良性互動平台、國家級金融政策宣傳(chuan) 權威發布平台、國際間金融交流合作平台。
見證中國參與(yu) 全球
金融治理程度不斷加深
這是令人驕傲的十年,論壇親(qin) 曆大國崛起,見證著中國參與(yu) 全球金融治理程度的不斷加深。金融街論壇始終把促進和深化金融領域全球交流合作,提升首都金融品牌影響力作為(wei) 重要職責,從(cong) 誕生之日起,便與(yu) 國家金融改革發展緊密相連。伴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國際地位的加速提升和金融擴大開放步伐的不斷加快,論壇議題設計和國際嘉賓參與(yu) 度有著明顯變化。從(cong) 創辦初期更多聚焦國內(nei) 金融業(ye) 發展,到“世界處於(yu)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形勢下的金融使命與(yu) 擔當,再到麵對疫情以來全球經濟宏觀新格局和國際金融市場波動等主題,論壇不斷麵向國際發出“中國聲音”,成為(wei) 中國參與(yu) 全球金融治理的信息窗口。
強化金融使命
為(wei) 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貢獻智慧
這是砥礪初心的十年,論壇強化金融使命,為(wei) 金融更好服務實體(ti) 經濟貢獻智慧與(yu) 力量。從(cong) 2012年提出實體(ti) 經濟呼喚銀行業(ye) 加快金融創新,到2016年建言金融供給側(ce) 改革,2018年獻計新時代新使命新作為(wei) ,再到近幾年連續設立實體(ti) 經濟與(yu) 金融服務平行論壇板塊,全方位設置議題切入點,探討銀行機構、資本市場乃至金融科技、金融法治如何服務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實體(ti) 企業(ye) 嘉賓人數逐年上升,與(yu) 金融機構良性互動,直麵供需矛盾,提供解決(jue) 思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