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在綠水青山間記住鄉愁

發布時間:2022-11-23 10:04:00來源: 北京日報

 

  課堂就在綠水青山間,一起上課的孩子來自城鄉(xiang) 兩(liang) 所小學。讓他們(men) 走到一起的,是門頭溝區剛剛推出的“城鄉(xiang) 教育發展聯盟”。顧名思義(yi) ,就是一所門頭溝城區學校和一所山區學校結對,讓城裏娃進山、山裏娃進城,同上一堂熱愛家鄉(xiang) 、振興(xing) 家鄉(xiang) 的大課。

  前不久,在距離門頭溝城區幾十公裏的雁翅鎮,一群學生走出教室,在永定河畔駐足。望著涓涓流水,看著穿梭其間的魚兒(er) 、蕩漾的水草,付家台中心小學學生孫誌偉(wei) 當起了講解員。

  “這是寬鰭鱲魚,色彩豔麗(li) ,喜歡在水流較急、砂石底的淺灘裏遊來遊去,我們(men) 常叫它‘溪哥’。”話音未落,同學們(men) 都圍過來,邊看邊聊,蹲在河岸邊做起了“調研”。除了付家台中心小學學生,還有北京八中京西附屬小學的孩子們(men) 。別看大家來自兩(liang) 所學校,可一點兒(er) 也不生分,因為(wei) 這已經不是他們(men) 第一次在一起上課了。

  “每次過來都會(hui) 在這裏學習(xi) 一周,和聯盟學校的孩子們(men) 一起上課、生活、交流,相當於(yu) 一個(ge) ‘迷你學期’。”北京八中京西附屬小學校長劉亞(ya) 麗(li) 說。

  門頭溝是首都生態涵養(yang) 區,綠水青山是這裏的標誌,也是全區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的“金山銀山”。來自北京八中京西附屬小學的教師朱鋆每次帶隊來付家台中心小學,都會(hui) 拍下兩(liang) 校學生一起觀魚、賞鳥,融入綠水青山的照片。一張張笑臉洋溢著孩子們(men) 對家鄉(xiang) 山水的熱愛。

  “以前好多城裏孩子沒進過山,現在身臨(lin) 其境,不僅(jin) 激發了孩子們(men) 的興(xing) 趣,還讓他們(men) 對自己家鄉(xiang) 的感情更深了。”門頭溝區委教育工委副書(shu) 記、主持區教委工作的副主任曹彥彥說,“城鄉(xiang) 教育發展聯盟”就是門頭溝區在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打造的教育品牌,目的就是讓城區和山區的孩子們(men) 一起在綠水青山間記住鄉(xiang) 愁,立下振興(xing) 家鄉(xiang) 的大誌。

  為(wei) 了讓“聯盟”充分發揮作用,門頭溝區教委組織教育研修學院的研修員隊伍幫助“聯盟”學校開發課程,邀請中國林業(ye) 科學院等單位的科研工作者、高校教授為(wei) 外腦,協調屬地鎮、街做好保障,打破了距離和資源限製,架起互通橋梁。

  未來,門頭溝“城鄉(xiang) 教育發展聯盟”將不斷優(you) 化完善,打通教育資源共享通道,讓學生享受雙倍的教育資源,讓綠水青山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高質量發展的生動課堂。

  記者手記

  門頭溝“城鄉(xiang) 教育發展聯盟”本著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一目標,將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關(guan) 於(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中國式現代化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內(nei) 容有機結合,通過整合優(you) 勢資源,因地製宜,讓每一個(ge) 孩子走到綠水青山間,與(yu) 自己的家鄉(xiang) 產(chan) 生共鳴、共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為(wei) 首都生態涵養(yang) 區,生態資源是門頭溝最為(wei) 寶貴、最具代表性的資源。新時代新征程上,用好、用活綠水青山,特別是讓孩子們(men) 對家鄉(xiang) 的綠水青山產(chan) 生由衷的熱愛,是門頭溝必須做好的“功課”。相信隨著這一教育品牌的優(you) 化和完善,這片綠色的“大課堂”將為(wei) 孩子們(men) 茁壯成長注入澎湃能量。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