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最大努力滿足市民基本醫療服務需求 嚴格落實首診負責製和急危重症患者搶救製度
發布會(hui) 上,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醫療救治和防院感組新聞組負責人,市衛健委黨(dang) 委委員、新聞發言人王小娥介紹,本市按照“分類處置、重症優(you) 先”“綠色通道、個(ge) 性安排”“緩衝(chong) 隔離、加強防護”的思路,以更加嚴(yan) 格的標準、更加優(you) 化的措施,盡最大努力減少疫情防控對正常診療秩序的影響,滿足市民基本醫療服務需求。
王小娥說,本市強化重點人群救治,嚴(yan) 格落實首診負責製和急危重症患者搶救製度,重點做好血液透析患者、孕產(chan) 婦、兒(er) 童、腫瘤放化療以及急救患者等特殊人群的醫療救治服務,不得以無核酸檢測結果等原因推諉、拒診或延誤;急診搶救室、手術室、病房合理設置緩衝(chong) 區,為(wei) 不能排除新冠病毒感染但需要緊急救治或入院治療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救治服務。
為(wei) 保持醫療服務連續性,本市統籌安排醫療機構急診、發熱門診、婦產(chan) 科、透析室、兒(er) 科、腫瘤科、精神科、重症醫學科等重點科室的停複診,未經同意不得擅自停診,無特殊情況做到科室人員不抽調、不停診;建立應急機製,如重點科室被封管控,使用備用診療區域開展相應醫療服務,確保能力不減、服務不斷。
本市統籌醫療資源,拓展發熱門診和急診空間,加強人員、設備配備,強化兒(er) 科、婦產(chan) 科等專(zhuan) 業(ye) 力量支持,建立順暢轉會(hui) 診機製。對於(yu) 可能出現的門診減量或關(guan) 停服務後急診患者增加、院感導致減員等情況,製定工作預案,加強院內(nei) 統籌,做好人員儲(chu) 備。提升發熱門診和急診服務承載力,全力保障急診患者和需要連續性醫療服務患者就診需求。
對於(yu) 涉及醫療機構的疫情,本市綜合研判風險,科學精準采取防控措施,急診、透析室、手術室、重症監護室、分娩室、產(chan) 科和新生兒(er) 病房非必要不封管控。在確保風險可控的情況下,盡可能縮短醫院封管控時限,努力做到“快封、快篩、快消、快解”,盡快恢複正常醫療秩序。對於(yu) 因涉疫集中隔離、居家隔離的醫務人員,優(you) 先安排“互聯網+醫療”工作,盡可能發揮醫務人員服務能力。
對於(yu) 常見病、慢性病複診患者,醫療機構通過“互聯網+醫療服務”進行線上開藥、在線結算、藥品配送等。對於(yu) 擇期手術患者,醫療機構做好與(yu) 患者的解釋溝通,結合疫情形勢和患者病情合理確定手術時間。對於(yu) 血液透析、孕產(chan) 婦、腫瘤放化療等需要定期就醫的重點人員,醫療機構做好登記建冊(ce) ,做到落位建賬,保障特殊情況下醫療服務不中斷。醫療機構或科室如停診,主動通過電話、短信、微信等方式告知已掛號或預約檢查、住院的患者停診信息和改約、退費方式,做好解釋溝通,爭(zheng) 取患者的理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