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大風強降溫,北京市城管委要求供熱設施提前升溫運行
繼上周六發布“升溫令”後,為(wei) 應對大風、強降溫天氣,市城管委昨天根據天氣情況再次發布預警,要求全市各區和供熱單位精細化調節供熱設備設施,適時提前逐步升溫運行。其中,醫療機構、養(yang) 老機構、方艙等區域都是供熱保障的重點。
備足“替補”維修人員
既不放鬆疫情防控,也要確保“氣溫下降、室溫不降”,保障居民室溫達到18℃標準。按照統一要求,本市製定了涉疫管控小區供熱專(zhuan) 項工作預案,嚴(yan) 格執行24小時值守製度。各區及各地區、各供熱單位動態更新供熱相關(guan) 人員管理台賬,做到底數清;針對疫情形勢主動排查,強化人員管控,做好緊急情況下的運行維護維修人員調度和協調,發現問題及時維護,以提升疫情期間供熱質量。
市城管委供熱辦副主任尹波介紹,考慮到部分維修人員進入涉疫管控小區後,可能需要臨(lin) 時隔離幾天後才能返崗,為(wei) 此,按照要求,供熱單位在配齊正常運行保障人員的前提下,還要額外備足“替補人員”隨時準備補位,以此確保供熱服務保障力量充足。尹波說,一些規模較小的供熱單位,可能本身供熱保障人員數量就有限,容易發生人員周轉不過來的情況,這就要求相關(guan) 區牽頭進行統籌,協調其他供熱單位幫忙進行搶修搶險等供熱保障維修,形成“互助”。
針對重點保障區域製定預案
在寒潮影響下,今天本市體(ti) 感溫度全天低於(yu) 零下10℃。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啟動尖峰熱源,來對城市熱網進行熱量補充。對於(yu) 區域鍋爐房來說,可以通過升溫或者增加鍋爐開啟台數等提高負荷的方法,來保障城市供熱安全穩定。按照要求,供熱單位應根據氣溫情況和供熱需要,隨時啟動尖峰熱源。
醫療機構、養(yang) 老機構、方艙等區域都是供熱保障的重點,各供熱單位要主動與(yu) 其對接,做好供熱服務。尹波表示,方艙根據供熱形式不同,相應的保障方式也有所差異。如果方艙屬於(yu) 自供暖,相關(guan) 部門可自行對供熱設備設施進行調節。如果方艙由相關(guan) 供熱單位負責供暖,則將配備專(zhuan) 門的維修人員,按照此前製定的保障預案來進一步做好供熱保障服務。
提前調試減少後期投訴量
自11月13日零時正式供熱以來,除北京市供熱服務熱線12345之外,各供熱單位均公示了24小時維修電話,並指派專(zhuan) 人接聽電話。總體(ti) 來看,截至目前,本采暖季的投訴量比上個(ge) 采暖季同期下降了很多。從(cong) 接到的訴求內(nei) 容來看,市民反映室溫不達標、“體(ti) 感冷”和暖氣跑冒滴漏是比較集中的問題。尹波介紹,入戶測溫後發現,反映“體(ti) 感冷”的居民,家中室溫實際上大多數保持在19℃到21℃之間。
“針對投訴量明顯下降這一新情況,我們(men) 分析了一下原因。主要還是因為(wei) 各供熱單位早動手,將設備設施的調試期提前到了正式供熱之前。這就使得往年正式供熱開始後才會(hui) 表現出來的一些問題,今年在試供熱期間就已經提前顯露。所以,試供熱期間,市民的投訴量有所上升;但是等正式供熱一開始,我們(men) 監測了一段時間發現,投訴量反而降低了。”尹波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