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數字文化館升級線上藝術普及服務
11月以來,北京市文化館(北京文化藝術活動中心)依托北京數字文化館陣地,以優(you) 質線上公共文化服務彌補公共文化服務場所暫停線下服務的缺憾,開展全民藝術普及。該平台數字資源總量達6.24TB,經不斷更新、盤活、推廣,送抵市民的手機和電腦屏幕。11月,已有506.5萬(wan) 人次文化愛好者通過該平台多個(ge) 端口觀看、閱覽了優(you) 質數字公共文化資源。
《評劇藝術的魅力》《淺談昆曲閨門旦表演》《老北京子弟八角鼓》……這些以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線上公益講座,每場時長逾1小時,每場都能吸引約5萬(wan) 人次觀看。這些講座都是11月10日以來,伴隨2022首都市民係列文化活動之全民藝術普及月陸續上線的。中央民族歌舞團、北京京劇院、北京交響樂(le) 團、北方昆曲劇院、北京畫院、中國評劇院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北京市曲劇團共8家專(zhuan) 業(ye) 藝術機構派出師資力量,專(zhuan) 門錄製了20場高質量文化普及講座。“已經播放的5集,累計吸引26萬(wan) 人次觀眾(zhong) 觀看。”市文化館黨(dang) 總支書(shu) 記、館長王維波介紹,接下來公益講座還將推出京劇、昆曲、河北梆子、民族歌舞等專(zhuan) 題,豐(feng) 富市民的居家文化生活。
學才藝,是北京數字文化館平台上的另一個(ge) 熱門板塊。眼下,“舞動北京”群眾(zhong) 舞蹈大賽複賽正在有序進行。數字文化館就推出了《民族舞蹈》係列線上課程,此外還有《書(shu) 法知識與(yu) 書(shu) 法文化》《音樂(le) 連著你我他》《齊白石的人生與(yu) 藝術》等。“學才藝課程是今年夏季以來陸續上線的,已推出10個(ge) 係列429集,時長超過4200分鍾。”王維波介紹。
線上公共文化資源的製作、推廣和利用,是一個(ge) 需要長期積累的過程。北京市文化館在2019年初就開始數字文化館的建設,三年多來,該平台持續加大服務力度,以增量帶動存量,有針對性地開展線上藝術普及服務。就在近期,市文化館盤活線上慕課、教學視頻、微視頻和電子書(shu) 籍等存量資源,加工梳理出入門初級視頻課程548集、進階提升視頻課程331集、藝術修養(yang) 視頻課程2868集,以滿足市民不同層次的文化需求。
服務範圍廣、收看人數多、傳(chuan) 播速度快,是數字公共文化服務平台的特色,這也為(wei) 跨區域公共文化資源聯動創造了良好條件。北京數字文化館平台聯合各省開展直播聯動,強化首都市民係列文化活動“舞動北京、歌唱北京、戲聚北京、藝韻北京、影像北京”五大專(zhuan) 區,今年已累計開展網絡直錄播230餘(yu) 場次,全網觀看量超過897.8萬(wan) 人次。其中,7場群星獎獲獎作品巡演線上展演直錄播尤其受歡迎。
“線上公共文化服務並非單向輸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雙線交流,使線上資源發揮出更多效能。”王維波介紹。未來,市文化館還將繼續通過北京數字文化館網站和APP以及微信公眾(zhong) 號、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體(ti) 平台推送優(you) 質內(nei) 容和活動,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水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