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摩托車不算機動車?摩托車無牌無證駕駛行為多發頻發

發布時間:2022-12-02 10:58:00來源: 法治日報

  原標題:不少人誤以為(wei) 摩托車不算機動車 記者調查摩托車無牌無證駕駛問題

  □ 法治日報記者 孫天驕

  摩托車疾馳而過,帶起的風吹起頭發,配上瀟灑的背景音樂(le) ,兩(liang) 名少年對著鏡頭做出帥氣的敬禮姿勢……這段視頻上傳(chuan) 至某短視頻平台後,引發關(guan) 注。

  經網友舉(ju) 報,四川省屏山縣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調查後發現,視頻中的駕駛人安某年僅(jin) 14歲,係無證駕駛摩托車。考慮到駕駛人是未成年人,且為(wei) 初犯,民警本著教育先行的理念對其進行了嚴(yan) 厲的批評教育,並要求安某寫(xie) 下保證書(shu) ,承諾考取駕駛證之前不再駕駛機動車,同時責令其家長履行好監護責任。

  我國法律明確規定,駕駛摩托車需要取得相應的駕駛證,並配置摩托車牌照。然而,公開資料顯示,摩托車無牌無證駕駛行為(wei) 多發頻發,由此造成的交通事故亦時有發生。

  近日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的交警及專(zhuan) 家表示,摩托車無牌無證駕駛現象背後原因眾(zhong) 多,包括群眾(zhong) 對摩托車相關(guan) 法律意識淡薄、缺乏社會(hui) 責任感、懷有僥(jiao) 幸心理,建議從(cong) 法治教育、執法手段、綜合管理機製等多方麵著手進行治理。

  無牌證上路隱患大

  交通事故難賠償(chang)

  “要不是出門前問了一句,我差點無證駕駛。”今年28歲的北京市海澱區居民田璐璐(化名)說,半年前他刷短視頻時迷上了摩托車,“騎上車能感受風一樣的感覺,靈魂可以在飛馳中得到釋放”。

  田璐璐的一個(ge) 朋友是多年的摩托車發燒友,收藏了多輛摩托車。幾個(ge) 月前,在該朋友的邀請下,田璐璐來到他的車庫參觀。朋友家在北四環外,小區外就是寬敞的主路,當時路上車和人都不多。田璐璐一時心動,和朋友各騎了一輛摩托車,往小區外駛去。

  兩(liang) 人停在小區門口,朋友拿出頭盔幫田璐璐調整佩戴時,不經意問了一句:“你摩托駕照啥時候考的?”這一問讓田璐璐愣在原地。

  “直到這時,我才知道摩托車還需要專(zhuan) 門的駕照,我自己有機動車C1駕駛證,原以為(wei) 這個(ge) 駕照摩托車也能用。”後來,田璐璐迅速報考了摩托車駕照,並於(yu) 今年9月成功拿到摩托車D照,隨後購入了自己的第一輛摩托車,作為(wei) 日常通勤工具。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現實中,摩托車無證駕駛的現象頻繁發生,往往還伴隨著未上牌照、套牌行駛等問題。

  11月18日1時26分,江蘇南京男子徐某駕駛兩(liang) 輪摩托車行駛至龍蟠中路,被南京交警二大隊民警攔截檢查。經查,徐某所駕駛的摩托車號牌係偽(wei) 造。他自述,因為(wei) 喜歡摩托車,就在網上購買(mai) 了摩托車。該摩托車沒有行駛證,其本人也沒有考取駕照,屬於(yu) 無證駕駛。為(wei) 了不引起交警注意,他上網購買(mai) 了假車牌安裝。最終,交警對其處以3700元罰款,行政拘留。

  江蘇省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民警郎偉(wei) 超介紹說,摩托車屬於(yu) 機動車,根據法律規定應當與(yu) 汽車一樣取得相應的駕駛證和牌照才可以上路行駛。根據摩托車類型不同,對應的駕照類型有D、E、F三種。無牌無證駕駛屬於(yu) 嚴(yan) 重違法行為(wei) ,其中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駕駛摩托車將被罰款200元並處15日以下拘留,使用偽(wei) 造的機動車號牌將被罰款3000元,處15日以下拘留;駕駛未登記的機動車上路將被罰款200元並當場扣留車輛作進一步處理。

  郎偉(wei) 超認為(wei) ,無牌無照駕駛摩托車上路有很大的安全隱患。一方麵駕駛人未經過摩托車駕駛證的培訓駕考過程,缺乏安全駕駛意識與(yu) 必要技能,不利於(yu) 其正確規範駕駛;同時,由於(yu) 無牌摩托車的違法行為(wei) 難以被路麵電子警察抓拍,導致此類駕車人僥(jiao) 幸心理偏高,違法行為(wei) 多發,不利於(yu) 維護其他交通參與(yu) 者的生命財產(chan) 安全。

  北京市律師協會(hui) 交通管理與(yu) 運輸法律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委員胡穆之告訴記者,摩托車作為(wei) 機動車,在行駛過程中平衡係數較低,而且駕乘人員身體(ti) 無遮擋,一旦發生交通事故,車輛容易側(ce) 翻,駕乘人員的頭可能會(hui) 先著地,極易造成駕乘人員的傷(shang) 亡事故。劣質、不合格、超排量的無牌摩托車上路行駛,安全隱患更多。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琮瑋介紹說,無牌無證車輛通常沒有按照規定購置意外保險和強製保險,發生交通事故難以得到保險賠償(chang) 。有的駕駛人無法全部承擔或者害怕承擔因交通事故帶來的經濟賠償(chang) 責任,交通逃逸事件也經常發生,導致受害者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容易誘發新的經濟賠償(chang) 矛盾乃至信訪問題等。

  交通違法行為(wei) 多發

  難以及時糾正查處

  摩托車無牌無證駕駛不僅(jin) 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還可能導致嚴(yan) 重的違法犯罪行為(wei) 。郎偉(wei) 超說,摩托車無牌無證行駛的同時,往往伴隨著追逐競速、非法改裝、危險駕駛等不法行為(wei) 。

  他提到自己曾遇到過的一起案件。2018年2月的一個(ge) 下午,史某偉(wei) 為(wei) 尋求刺激,駕駛一輛摩托車從(cong) 正方大道匝道駛入南京市機場高速,其間多次變道,超越其他正常行駛車輛。時速表顯示,當時車速最高達到時速299公裏。

  當晚,史某偉(wei) 將自己的行車記錄儀(yi) 視頻傳(chuan) 到了社交群,後被大範圍傳(chuan) 播。隨後,南京交警在鼓樓區某公寓內(nei) 將史某偉(wei) 抓獲。

  法院經審理查明,史某偉(wei) 在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的情況下,駕駛無牌照摩托車上路行駛,為(wei) 尋求刺激,違反禁令標誌駛入南京機場高速,由南向北超速行駛,平均時速為(wei) 184.5公裏,其中部分路段最高時速達到299公裏。其間,史某偉(wei) 還在高速公路上多次曲線穿行超車,占用應急車道行駛,違反交通法規變道10餘(yu) 次。最終,法院判決(jue) 史某偉(wei) 犯危險駕駛罪,判處其拘役4個(ge) 月,並處罰金5000元。

  無牌無證駕駛摩托車的現象為(wei) 何屢禁不止?

  郎偉(wei) 超說,從(cong) 執法情況作出的違法人群畫像來看,摩托車無牌無證上路行駛的駕駛人群體(ti) 平均年齡偏低,尤其駕駛無牌無證車輛超速行駛的違法人群多為(wei) 青年群體(ti) ,存在尋求刺激、盲目追求“出風頭”的心理因素。近年來,隨著網絡購物平台壯大,相當數量的年輕人缺乏法治觀念,盲目在網上購買(mai) 二手摩托車,不經正規手續進行登記上牌,形成一定數量的違法群體(ti) 。同時,該群體(ti) 中也存在部分中老年人,其誤區多為(wei) “摩托車不算機動車”,尤其將踏板摩托車看作非機動代步工具,長期忽視合法上牌和考證要求。

  在違法群體(ti) 數量增加的同時,查處亦存在一定難度。郎偉(wei) 超說,摩托車體(ti) 積相對較小,相關(guan) 違法行為(wei) 不易被及時發現,電子警察探頭難以對無牌車輛違法行為(wei) 進行非現場抓拍查處。

  王琮瑋認為(wei) ,一般來說,摩托車在小縣城或者城鄉(xiang) 接合部的道路行駛較多,在交通管理方麵因技術條件、基層警力等方麵存在相對薄弱環節,管理有一定程度的不足,又因違法成本低(很多情況下隻是罰款),無牌無證車輛上路不能得到有效打擊,給無牌無證現象留有一定的“生存土壤”。此外,對於(yu) 摩托車駕照速過、代辦摩托車牌照等黑灰產(chan) 業(ye) 鏈,存在管理漏洞,執法也相對較難。

  胡穆之說,摩托車生產(chan) 銷售市場不規範,使得一些不能注冊(ce) 上牌的車輛流入社會(hui) 。交通設施配套建設不完備,道路上的攝像頭不能有效識別摩托車號牌,造成無牌無證摩托車違法行為(wei) 不能得到及時糾正和懲處,使得一些摩托駕駛人漠視規則,企圖鑽法律的空子。摩托車無證無牌違法行為(wei) 的日常整治工作難度很大。

  北京工業(ye) 大學城市交通學院院長陳豔豔認為(wei) ,目前對摩托車牌證管理政策的宣傳(chuan) 還不夠,部分駕駛人認為(wei) 考取小汽車駕照即可駕駛摩托車。個(ge) 別駕駛員抱有僥(jiao) 幸心理,認為(wei) 一旦發生交通事故,無牌照案件無從(cong) 查破。

  此外,從(cong) 調查情況來看,目前全國多地都對摩托車上路進行限禁管理。部分城市的摩托車牌照還有類別區分,有的車牌除禁摩路段外全市通行,但都已禁止登記,因而價(jia) 格高漲,甚至需要幾十萬(wan) 元,還有價(jia) 無市;而掛有其他類型車牌的摩托車,通常被限製進入主城區。此類規定下,一些人懷有“辦得起的牌照進不了城,進得了城的牌照辦不起”的想法,幹脆無照或套牌行駛。

  探索簡化考證流程

  解決(jue) 辦證辦牌難題

  近年來,已有多地關(guan) 注到摩托車無牌無證駕駛問題,並從(cong) 上牌照、駕駛證辦理、無牌無證駕駛行為(wei) 查處等多方麵著手進行整治。

  2020年12月,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五分院針對摩托車掛假牌、未登記辦證等違法情況向市場監管部門製發檢察建議,並將檢察建議書(shu) 分送對摩托車生產(chan) 銷售負有監管職責的經濟和信息化部門和商務部門。

  收到檢察建議後,市場監管部門通過收集整理附錄獲證企業(ye) 名單、技術性標準和法律法規資料,編製兩(liang) 輪輕便摩托車專(zhuan) 項治理執法參考。全市兩(liang) 級市場監管部門全麵推進專(zhuan) 項整治,梳理摩托車產(chan) 品強製性3C認證834張,並與(yu) 在售產(chan) 品進行比對排查。對違法產(chan) 品及時采取相應強製措施,多家摩托車生產(chan) 和銷售企業(ye) 因產(chan) 品質量不合格、資質不達標被立案查處或罰款。同時,三家行政機關(guan) 與(yu) 檢察院一起,聯合開展執法檢查和法治宣傳(chuan) 。

  在摩托車駕駛證考試方麵,多地探索推出簡化流程,“一天考試當天拿證”。近日,江蘇省宿遷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車管所優(you) 化摩托車考試流程,推出摩托車考試新舉(ju) 措“一站辦”“一次考”,全部科目合格“一天拿證”。

  據了解,“一站辦”是指摩托車考場提供體(ti) 檢、拍照、報名、受理、考試、製證、發證等一站式服務。“一次考”是指考生可在一日內(nei) 連續參加摩托車各科目考試,全部科目合格並完成學習(xi) 宣誓後,當日核發駕駛證。

  為(wei) 加強摩托車管理工作,從(cong) 源頭上解決(jue) 摩托車無牌上路問題,多地施行“帶牌銷售”政策,即摩托車賣家僅(jin) 售賣已上好牌照的車輛。今年9月,廣東(dong) 肇慶推出摩托車銷售企業(ye) 帶牌銷售模式,並率先在高要區、鼎湖區兩(liang) 區啟動。群眾(zhong) 購車時僅(jin) 需要提供車主身份證,由商家上傳(chuan) 資料備案入戶,方便快捷,避免了群眾(zhong) 所購買(mai) 的車輛不符合國家標準而無法入戶,也避免了購車後因為(wei) 辦理上牌而多次往返。

  為(wei) 進一步治理摩托車無牌無證駕駛亂(luan) 象,郎偉(wei) 超認為(wei) ,從(cong) 執法角度來說,應增加科技助力,通過大數據分析等措施,加強對無牌摩托車違法的查處力度;同時擴大信息渠道,收集群眾(zhong) 建議與(yu) 報警信息,結合民警執勤經驗,對重點路段、重點時段組織集中查處專(zhuan) 項整治行動,形成全社會(hui) 震懾態勢。

  郎偉(wei) 超還提到,近年來各網絡平台關(guan) 於(yu) 摩托車主題的個(ge) 性化作品越來越多,且相當部分為(wei) 違法或不規範騎行,以炫耀、獵奇為(wei) 主旨,吸引了相當部分年輕愛好者“入圈”。在此類從(cong) 眾(zhong) 心理影響下,部分駕駛人無牌無證上路且不佩戴頭盔、不遵守交規,甚至故意逃避路麵交警查處,出現掉頭逃跑、闖卡逃跑、阻礙執行職務等風險較大的嚴(yan) 重違法行為(wei) 。因此,他認為(wei) 短視頻網絡平台應對明顯違法、不規範的視頻加強管控,設置完善的舉(ju) 報機製,與(yu) 有關(guan) 部門合力整治摩托車交通違法行為(wei) 。

  在王琮瑋看來,在加大公安交警執法力度的同時,也要溫情執法。加大公安交通管理經費、設備、人力投入,改善道路監控、通信等裝備,使之滿足日益增加的道路交通治安管理任務的需要;在摩托車相對集中的地區或路段進行集中整治,形成強大的整治聲勢,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堵住無牌無證摩托車上路行駛。同時,要將人性化關(guan) 懷融入執法管理工作中,采取靈活的工作方法和便民措施,原則性與(yu) 靈活性結合起來,給群眾(zhong) 普法,協助解決(jue) 辦證辦牌難題。

  王琮瑋建議,公安交管部門、市場監管部門等部門加強協調合作,建立綜合管理機製。在規範摩托車交易市場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麵,通力合作,落實安全責任製和監督管理機製,並積極發揮社會(hui) 力量,共同參與(yu) 摩托車無牌無證駕駛的治理行動。同時,全麵優(you) 化辦證程序,減少辦證環節,為(wei) 群眾(zhong) 辦理摩托車上戶、審驗提供谘詢和便利條件。

  陳豔豔認為(wei) ,必須加強摩托車交通違法行為(wei) 危害的宣傳(chuan) ,通過拓展宣傳(chuan) 渠道,普及摩托車規範駕駛知識。同時,持續曝光一批交通違法和事故典型案例,爭(zheng) 取社會(hui) 理解支持,引導群眾(zhong) 自覺守法、抵製無牌無證駕駛的違法行為(wei) 。

  漫畫/李曉軍(jun)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