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東湖風景區新能源停車場即將投用
長江日報訊(記者晉曉慧 通訊員馮(feng) 煜暉 彭衝(chong) )在東(dong) 湖團山隧道與(yu) 東(dong) 湖隧道間的地帶,以往是季節性“堵點”,三五分鍾的路程,旅遊高峰期一堵就是一個(ge) 小時。如今“堵點”新增新能源停車場,遊客及周邊民宿主拍手稱讚。
據了解,新增新能源停車場的地帶為(wei) 光穀方向前往東(dong) 湖磨山景區及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的必經之路,位於(yu) 與(yu) 東(dong) 湖綠道緊密相連的“東(dong) 湖·家”旅遊民宿集聚區,距周邊景區騎行僅(jin) 需幾分鍾。之前,由於(yu) 綜合性因素,此地周邊公共停車場缺乏,兩(liang) 股道的馬路往往一到旅遊旺季就擁堵不堪,排隊等候的車輛無法前行,也無法引流進入停車場緩解交通問題,故一些自駕遊客幹脆將車輛停放在馬路邊,步行至景區遊玩,導致交通堵塞惡性循環。同時,周邊新能源充電站較少,前來旅遊、住宿的新能源汽車自駕遊客也很犯難,多次向民宿主提出充電需求。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中,東(dong) 湖風景區文化旅遊體(ti) 育局前往民宿集聚區了解相關(guan) 情況後,東(dong) 湖風景區管委會(hui) 多部門協同合作,商定以政企合作的形式通力合作、“共同締造”,依托景中村改造、突出生態環境治理,完成這項“民生工程”。
長江日報記者現場看到,位於(yu) “東(dong) 湖·家”民宿集聚區的新能源停車場共設置有30個(ge) 新能源專(zhuan) 用充電車位、便民服務中心及管理用房,已完成充電站內(nei) 的箱變及電源工程,目前正處於(yu) 調試階段,12月上旬即將投入使用。
“東(dong) 湖·家”民宿集聚區相關(guan) 負責人劉凱告訴記者,“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推進以來,東(dong) 湖風景區管委會(hui) 多部門現場辦公,“細致入微”為(wei) 建設新能源停車場這項民生工程打通“綠色通道”。“經定性,該場地為(wei) 集體(ti) 建設用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東(dong) 湖風景區分局、區建設局、區城管局、區文旅局、區城鄉(xiang) 工作辦事處、區經發局等相關(guan) 部門現場辦公,在迅速推進停車場審批、建設等流程的同時,還額外幫助我們(men) 在停車場內(nei) 修建起公共廁所等便民服務場所,並多次主動詢問是否需要資金等其他支持……得益於(yu) 相關(guan) 政府部門的鼎力幫助,這片新能源停車場迅速從(cong) 構想變成現實。”
據介紹,該新能源停車場所在地周邊,民宿行業(ye) 發展形勢喜人,以“東(dong) 湖·家”為(wei) 代表的付家村民宿綜合體(ti) ,以“東(dong) 湖翠”為(wei) 代表、“初一”“伴兒(er) ”“有時見”等民宿為(wei) 支撐的大李村“民宿+文創”集群,以“東(dong) 家西舍”民宿為(wei) 代表的“民宿+團建”模式,和以“樹上行李”為(wei) 代表的“民宿+派對”模式,近年來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讓“住在東(dong) 湖”有了更多創意玩法。新能源停車場投入使用後,將彌補磨山往團山片區新能源充電站的空白,有效緩解磨山片區停車位不足的問題,並可在春秋旅遊旺季及周末高峰時段緩解東(dong) 湖通道(團山隧道至植物園路)交通壓力,疏導團山路進入櫻花園的車流,同時也為(wei) 遊客與(yu) 市民進入東(dong) 湖綠道提供休憩、中轉等便民利民服務,進一步打開了遊客體(ti) 驗“住在東(dong) 湖”的一扇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