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一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公布 高精尖產業包攬88%獲獎成果
日前,2021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正式公布,16位科學家、191項成果獲獎。獲獎成果中,88%出自高精尖產(chan) 業(ye) 領域。
突出貢獻中關(guan) 村獎是北京市科學技術的最高獎,獲獎者北京昌平實驗室主任謝曉亮,在單細胞基因組學研究方麵取得了多項科研成果。傑出青年中關(guan) 村獎旨在獎勵具有引領未來科技發展潛力的青年科學家。實現在分子水平研究胚胎發育基因調控的清華大學教授頡偉(wei) 、帶領團隊成功研製出國際首個(ge) 深度學習(xi) 處理器芯片的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陳雲(yun) 霽等9位青年科學家獲獎。
本年度有30項成果獲自然科學獎,12項成果獲技術發明獎,149項成果獲科學技術進步獎。其中“大型二氧化碳製冷及其跨臨(lin) 界全熱回收關(guan) 鍵技術與(yu) 應用”“京張高鐵複雜敏感環境地下站隧智能化建造關(guan) 鍵技術與(yu) 應用”等多項獲獎成果在服務國家重大需求方麵做出了北京貢獻。兩(liang) 款“北京造”新冠疫苗——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楊曉明等人完成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的研製及應用”項目和北京科興(xing) 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尹衛東(dong) 等人完成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的全球研製及應用”項目也在獲獎名單中。
獲獎成果中,高精尖產(chan) 業(ye) 領域成果有168項。超級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方向的一批成果實現了產(chan) 業(ye) 化應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