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履職盡責 助力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
創新驅動發展,科技引領未來。近年來,安徽堅定不移下好創新“先手棋”,抓好科技創新“栽樹工程”,重大創新平台取得新進展,關(guan) 鍵核心技術取得新突破,科技成果轉化取得新成效,創新人才實現新集聚。2022年12月10日發布的《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jia) 報告2022》顯示,安徽省區域創新能力躍升至全國第7位,連續11年位居全國第一方陣。
向中心聚焦,為(wei) 大局出力。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hui) 履職以來,圍繞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依法履職、擔當盡責,緊鑼密鼓開展立法、監督等各項工作,為(wei) 江淮大地形成“喬(qiao) 木”參天、“灌木”茁壯、“苗圃”蔥鬱的“創新森林”作出人大貢獻。
支持和推進量子科學、磁約束核聚變科學、腦科學與(yu) 類腦科學、生命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等戰略性前沿基礎研究;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統籌推進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2021年5月28日,幾經打磨的《安徽創新型省份建設促進條例》經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hui) 第二十七次會(hui) 議表決(jue) 通過,成為(wei) 全國首部促進創新型省份建設的地方性法規。
“條例抓住創新型省份建設這個(ge) 事關(guan) 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全局的關(guan) 鍵,就各項促進舉(ju) 措作了很好的規定,必將對建設‘科技創新策源地’、加速安徽崛起、保障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發揮重要作用。”省人大常委會(hui) 組成人員在審議條例時說。
製定《安徽省大數據發展條例》《安徽省促進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聚發展條例》,修訂《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條例》,聚焦深化科技體(ti) 製改革、充分釋放創新潛能,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hui) 加快相關(guan) 立法修法進程,不斷完善我省科技創新法治保障。
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聚集地,必須打通創新成果轉化“最後一公裏”。科技成果從(cong) “紙麵”落到“地麵”,人大監督發揮了重要作用。
繼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hui) 第三十次會(hui) 議首次聽取審議省科技廳2021年部門預算執行情況報告後,半年時間內(nei) ,科技創新再次成為(wei) 安徽人大監督的“關(guan) 鍵詞”。2022年5月25日,安徽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hui) 第三十四次會(hui) 議聽取和審議了《關(guan) 於(yu) 安徽省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情況的報告》。
為(wei) 了找準科技成果轉化中存在的問題,會(hui) 前,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hui) 組織專(zhuan) 題調研組,聽取省科技廳等7個(ge) 部門工作情況匯報。2022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省人大常委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率隊赴亳州、合肥等市開展實地調研,並委托蚌埠等6市人大常委會(hui) 同步開展專(zhuan) 題調研,全麵了解全省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情況。
在省人大常委會(hui) 的監督支持下,省政府及相關(guan) 部門通過推動高校院所與(yu) 各市共建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或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建立科研經費投入持續增加機製和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聯席會(hui) 議製度等舉(ju) 措認真落實審議意見,促進“科學發現、技術發明、產(chan) 業(ye) 發展”一體(ti) 聯動,讓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wei) 現實生產(chan) 力。
科技創新是“國之大者”,也是人大代表關(guan) 注的重點。每年省人代會(hui) ,都有洋溢著濃濃“科技味”的代表建議被列為(wei) 重點督辦建議,由省人大常委會(hui) 領導牽頭督辦,組織領銜提出建議的代表深入基層調研交流,開展實地督辦,努力將代表呼聲轉化為(wei) 科技創新的澎湃動能。
“我們(men) 確定了專(zhuan) 人負責代表建議督辦工作,同時要求每個(ge) 承辦單位也確定一名具體(ti) 負責人為(wei) 聯絡員,定期相互通報建議辦理情況,協調解決(jue) 建議辦理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提升建議督辦工作效率,確保代表建議得到及時有效辦理。”省人大常委會(hui) 財經工委工作人員介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